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下 注解六 (第五五頁至第六一頁)

 

爾時。善見王及以三千人。同聲白佛言。若我等得[910]佛。願度生死流[911]。唯願天人尊。為我分別說。其有受持者。書寫及讀誦。功德為云何。

 

佛言善見王。汝今當善聽。吾為汝說之。若人以七寶。供養千世界。施與一切眾。復能善說法。化得羅漢果。不如有一人。聞是諸佛名。  乃至一念信。或復一時[912]禮。其福復過彼。何況讀誦書。敬信禮拜者。  功德不可量。若人能書寫。受持及讀誦。發心時禮拜。勝以起塔寺。遍千世界中。

 

爾時大迦葉。阿難舍利弗。護塔金剛士。諸梵及帝釋。轉輪[913]四天王。

頭面禮佛足。同聲白佛言。如來去世後。我等當流布。教化諸眾生。護念禮拜者。得心[914]常安隱。或犯破重禁。五逆謗方等。使得聞[915]佛名。  安住清凈地。亦如善見王。來世見佛性。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善聽。我今為汝。說本因緣[916]。我於往昔。過無量劫。於妙光佛所。聞是十方三世佛名。心生歡喜。合掌頂受。在在處處。教化無量無邊眾生。聞是佛名。爾時眾中。唯有三千人。共我法儀。生無量信心。從我禮拜。是諸佛名。今覩現在[917]十方悉皆成正等覺。

 

佛告大眾。諸善男子。欲滅四重。無間重罪。謗大方等。一闡提罪。皆由信心。復次善男子。若人不信。輕呰不敬。則為謗此十二部經。及謗金剛色身[918]。及謗大士文殊師利。及以謗此十方諸佛。是人定墮地獄而無虛也。何以故。而不信故。謗正法故。謗上人[919]故。謗一切十方三世佛故。定墮地獄。信是佛名。至心禮拜。若不除滅。十惡五逆及謗方等。無有是處。唯除不信者。斷善根人。一闡提者。諸善男子。百億釋迦。一一分身。國土教化。末後釋迦。則我身是也。

 

爾時所將三千人等[920]。今皆成佛。初千人者。華光[921]為首。中千人者。樓至[922]為首。後千人者。彌勒[923]為首。是故汝等。應當禮敬如是十方三世諸佛名號之者。汝於來世。當為大眾。開闡導[924]教。廣濟群盲。令出三界。寂然[925]閑居。安處道場。如我無異。

 

爾時陀羅尼菩薩。即從坐起。正理[926]衣服。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云何修行。

 

佛告陀羅尼菩薩。善男子。是經名為大通方廣。亦名懺悔除罪得福。如是受持。亦名三千人莊嚴成佛經。如是受持。廣大無對。如是受持。普攝一切。如是受持。無量藏門。如是受持。金剛寶藏。如是受持。濟諸重禁。如是受持。[927]

 

陀羅尼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是經如是。唯大利益。無量眾生。滅罪成佛。是經即是。諸佛之母。菩薩之道。聲聞之眼。天人之舍。有如是等。不思議事。我當受持。天上人中。在在處處。廣宣流布。常使不斷。令得久住。

 

佛言。善哉善哉。如是大士。總持無量。一切大藏。當於來世。坐我坐處。行我行處。[928]

 

佛說是經時。無量菩薩住不退不動地。八萬聲聞發大乘心。十千比丘得阿羅漢果。八萬四千天人得法眼凈。百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說是經已。金華寶池。忽然不現。佛攝光明。婆娑世界。高下不凈。穢惡如本。人行惡故。地獄如本。說是經已。發向娑羅。一切大眾歡喜奉行。 [929]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下 終

 

[910]得:藏文此處為作。

[911]生死流:生死之苦海能令人漂流和湮沒。

[912]一時:藏文指一剎那。

[913] 轉 輪:轉輪聖王,簡稱轉輪王,或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有四種福報:一、大富,珍寶、財物、田宅等眾多,為天下第 一;二、形貌莊嚴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體健康無病,安穩快樂;四、壽命長遠,為天下第一。轉輪王出現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沒有天災人禍。此乃由過 去生中,多修福業,可惜不修出世慧業,所以僅成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

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914]得心:藏文此處為身心。

[915]使得聞佛名:原文為使得佛名。

[916]本因緣:指釋迦佛過去世本生因緣。

[917]今覩現在:藏文此處為於今普照。

[918]金剛色身:藏文此處為金剛不壞身。金剛色身:即金剛不壞身,佛身也。涅槃經三曰:「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心地觀經上曰:「不如代父母及眾生修菩薩行,當得金剛不壞之身,還來三界救度父母。」

[919] 上人:上師。上德之人,比丘的尊稱,因比丘內涵德智,外有勝行,在人之上。

[920]藏文此處為我及三千人等。

[921] 華光如來:舍利弗未來成佛,云華光如來。

[922]樓至:藏文此處為金剛身。樓至佛:又作盧至佛,樓由佛,盧遮佛。賢劫千佛中最後之佛。譯曰愛樂佛,或啼哭佛。

[923] 彌勒:菩薩名,華譯為慈氏,現住在兜率天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將來當於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壽減至八萬歲時,下生此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為賢劫之第五尊佛。

[924]導:原文為道。

[925] 寂然:寂靜無事的狀態。

[926]藏文為整理之義。

[927]藏文此段為:是經名為重罪得福。如是受持。亦名金剛寶心。如是受持。無量藏門。如是受持。普攝一切。如是受持。廣大無比。如是受持。三千人悉皆成佛。如是受持。懺悔還淨得福。如是受持。大解脫遍一切方。如是受持。

[928]藏文為:「行我行處。坐我座處」。

[929]下卷尾有「知識數二十七人下寸主水通勢部麿造奉。

天平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澄德 的頭像
    澄德

    福善書院

    澄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