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中 注解六(第四五頁至第五0頁)

 

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功德。是故得成三十二相。我若廣說。窮劫不盡。今當為汝。略而說之。善男子。[575]如來至心護持淨戒[576]得足下平相。修種種惠施故得手足千輻輪相。[577]不欺一切諸眾生故得足跟[*][578]相。護正法故得指纖長相。不破壞他故得指間網縵[579]相。以妙衣服[580]奉施故得手足軟相。以淨食施故得七處滿相。喜聞法故得鹿王膊相。覆藏他罪過故得馬陰藏相。修十善法故得上身如師子王相。常以善法化眾生故得缺骨[581]平滿相。救護怖畏故得臂肘[*]相。見他造三寶業[582]樂佐助故得手摩膝相。常修萬善法故得清淨身相[583]。常施病者藥故得所食之物至味[584]悉現相。按時說善法[585]故得師子頰相。於諸眾生心平等[586]故得四十齒相。喜和合諍訟故得齒密相。以珍寶施故得齒齊相。身口意淨故得二牙白相[587]。護四口過[588]故得廣長舌相。成就無量功德故得味中上味相。[589]於諸眾生常以軟語故得梵音相。修集慈心故得細長目相[590]。至心求於無上菩提故得牛王[*][591]。讚歎他人所有功德故得白毫相。恭敬供養父母和上阿闍梨師[592]故得肉髻相。[593]樂說大乘法故得身柔軟相。喜施敷具房屋[594]故得金光明相。遠離聚說世間故得一一毛孔右旋生[595]相。樂受善友師長教勅故得一切支分汗毛上旋相[596]。不以惡事加眾生故得髮色精相。[597]常勸眾生修三昧故得圓滿如尼拘陀相。所生之處喜造佛像故得那羅延力相。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獲得如是三十二相。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觀諸法。都無相貌。又觀如來。亦非是行。云何而言。廣修諸行。我觀諸佛法僧。苦集滅道[598]。陰入界[599]等。十二因緣。諸波羅蜜。內外因果。空無相願[600]。不見出生。不見滅沒。如幻如化。如炎如響。如水中月。龜毛兔角。如空中之花。如石女之子。如著影衣。乘幻化象。[601]如有如無。及以有無。非有非無。非常非斷。非生非[602][603]。非內非外。非見非識。猶如虛空。云何而言。我修諸法。我觀如來。亦非眾生壽命士夫。亦非眼非色非眼色相行。[604]非耳非聲非耳聲相行。[605]非鼻非香非鼻香相行。非舌非味非舌味相行。[606]非身非觸非身觸相行。[607]非意非法非意法相行。非識非色非識色相行。非色非苦非色苦相行。非我非願。非行非陰。[608]非實非虛。非聚非散。非出非入。受想行識[609]。亦復如是。非去非來。無有住處。無心意意識[610]。無有身口意業[611]。非一非二。非去來現在。非垢[612]非凈。非我眾生壽命士夫[613]。非常非斷[614]。無生[615]無滅。無修無行。無捨無受[616]。畢竟常住。云何而言。廣修諸行。

 

[575]藏文此處有善男子。

[576] 淨戒:清淨之戒行。戒行:恪守戒律的操行。

[577]修種種惠施:藏文詳指供養寺廟塔及法;手足千輻輪相:原文為千輻輪相。

[578] 【月*庸】:康熙字典亦無此字,疑為臃之異體。

[579]網縵:原文為同縵。

[580]妙衣服:原文為妙眼。

[581]缺骨:即鎖骨。

[582]造三寶業:藏文詳指建造大殿與塔。

[583]造三寶業:藏文詳指建造大殿與塔。

[584]味:原文為鳴。

[585]原文為:常發莊嚴修善法。

[586] 心平等:對一切眾生愛念相同毫無怨親的分別。

[587]二牙白:藏文為牙白。

[588]口過:藏文指語過。

[589]藏文無此句義。

[590]細長目相:藏文為目中無翳視物黑白分明相。

[591]牛王[*]睫相:眼睫毛像牛王的那樣修長美麗,保護眼睛不進塵埃。[*]:依康熙字典,音潔,睫毛之義。

[592] 阿闍梨:華譯為教授,或軌範正行,或悅眾,即是矯正弟子們行為的比丘。四分律五種的阿闍梨,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經、依止等。

[593]和上阿闍梨師:藏文為上師堪布阿闍梨等;和上:即和尚;肉髻:原文為內髻。

[594]原文為:喜敷具。

[595]原文為:得一一毛孔生相。

[596]原文為:得身毛上靡相。

[597]藏文無此句義。

[598] 苦 集滅道:又名四聖諦、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集 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痴無明,和貪欲瞋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 集種種的痛苦;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 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請參見【附表六】。

[599] 陰入界:五陰、十二入、十八界。

五陰:五蘊的舊譯,陰是障蔽的意思,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

十 二入:即六根(眼、耳、鼻、 舌、身、意。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根者能生之義,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識依根而生,有六根則能生六識,亦 復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識,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並不能生耳鼻等識,餘可類推。)與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塵者染 污之義,謂能染污人們清淨的心靈,使真性不能顯發。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緣之外境。)。

十 八界:合眼、耳、鼻、舌、 身、意之六根,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之六識,名為十八界。此中因根對塵,中間發識以了別境界。如眼根為能 發,眼識為所發,色塵為助發。眼根如是,餘根可類推。每一根的根境識,必須同時具備,才會發生效用。請參見【附表七】。

[600]指空、無相、無願。空: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無實體,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實的意思。

無相:謂一切染淨之法,悉為因緣生。以因緣生,故無自性,如夢如幻,諸法唯是空,即空亦為空,是為一切諸法,皆空無相。

空無相無願:三種的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願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601]原文為:多乘白鳥。

[602]非:原文為無。

[603] 非生非滅:釋迦如來之出世滅度,非實之生滅,其本身之壽量,無量無數,而為眾生化益,非生現生,非滅現滅。

[604]原文為:非眼色非色相行。

[605]原文為:非耳非聲非聲相行。

[606]原文為:非舌非味相行。

[607]原文為:非身非觸相行。

[608]願:藏文為我所;陰:指蘊界。

[609] 受想行識:五蘊中之後四蘊,此四蘊屬於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蘊。

[610] 心意:心為集起之義。意為思量之義。

意識:六識之一。意根若對法塵,即生意識。意識生時,即能於五塵之境,分別善惡好醜。

[611] 身口意業:身三口四意三,十業道中殺、盜、婬三者(就惡業而云)是身業。妄、綺、兩惡四者是口業。貪、瞋、邪三者是意業。

[612] 垢:煩惱的別名。

[613] 壽命:人的一期生命。士夫:能商賈書筭營農等事的人。

[614] 非「常」非「斷」:斷見和常見二見。斷見和常見。斷見,堅持人死之後身心斷滅不復再生的偏見,屬於無見;常見是執身心常住之見,屬於有見。

[615] 無生:涅槃之真理,無生滅,故云無生。

[616] 捨:1.捨施之義,如財施法施是。2.捨棄之義,如捨棄三毒煩惱,或捨棄怨親之心而一視同仁是。

受:人類的感官與外界接觸時所產生的感受。受有三種,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澄德 的頭像
    澄德

    福善書院

    澄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