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中 注解二(第八頁至第一四頁)

 

信相菩薩復白佛言。云何名為。觀於無常。佛言。欲觀無常。除其煩惱。當行正念。慈悲為首。說法度人。而不取證[429]。是名菩薩。不捨眾生。為求大乘。善男子。譬如一城。縱廣一由旬。多有諸門。路險黑闇。甚可怖畏。有入[430]此 城。受於快樂。復有一人。唯有一子。愛之甚重。遥聞彼城。受樂無量。即便捨子。欲入此城。是人方便。得過險道。到彼城門。一足已入。未舉一足。即念其子。 尋作是念。我唯一子。來時云何。竟不將來。誰能養護。令離眾苦。即捨樂城。還向子所。善男子。菩薩慈悲。亦復如是。爲憐愍故。修集五通。既修集已。垂得盡 漏[431]。而不取證[432]。何以故。愍眾生故。捨漏盡五通[433]。乃至行於凡夫[434]地中。善男子。城者。喻於大解脫樂。多諸門者。喻於八萬四千諸三昧。路險難者。喻諸魔道。到城門者。喻於五通。一足入者。喻於智慧。一足未入。喻諸大菩薩未證解脱。言一子者。喻於五道一切眾生。顧念子者。喻大悲心。還子所者。喻調[435]眾生。實得解脱。不取證者。即是方便。善男子。是故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救攝不捨。不可思議。復次。善男子。菩薩大士。從初發心[436]。必至菩提[437]。常為眾生。受十善[438]法。何等為十。一不殺生[439]。二不偷盜。三不婬逸。四不妄語。五不兩舌。六不惡口。七不無義語。八不貪嫉。九不瞋惱。十不邪見[440]。菩薩如是。慈悲具足。慈能教善。見世所樂[441]。悲能濟苦。地獄度之。見諸眾生。求涅槃門[442]。不能知處。菩薩應當。於此眾生。修集悲心[443]。悲因緣故。為諸眾生。開大涅槃門。顯示安隱處。使得大乘果。是名菩薩摩訶薩行。

 

信相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正念。當行不生不滅法[444]。世尊。何法不生。何法不滅。

 

善男子。使惡法不生。善法[445]不滅。若修此行。行於三界。清習五欲[446]。無能為汙。善男子。欲行三界。濟度眾生。應以十法。遊於三界中。順世俗[447]文字。說有三世。無上菩提[448]。不在三世。究竟菩提[449]。不墮眾趣[450]。何況三世三界眾生中。何者為十。一者於譽於毀。心無增减。二者若聞善惡。心無分别[451]。三者於諸愚智。等以悲心。四者見上下眾生。意常平等[452]。五者於輕毀供養。心無有二。六者於他闕失。莫見其過。七者見種種乘皆是一乘。八者若聞三惡[453]。亦勿驚怖。九者於諸菩薩。生如來[454]想。十者佛出五濁[455]。生希有想。菩薩如是。具足十法。斷除愚痴。[456]煩惱結習。無能為障[457]。菩薩大士。遊三界中。以大悲為本。處此穢土。和光不同塵[458]。是名難思議。若人於凈國[459]。持戒[460]滿一劫。此土須臾閒[461]。行慈及大悲。身語及意業。悉皆獲清凈。[462]應 墮三惡道。現世受得除。菩薩生此土。不應懷憂怖。設有惡道罪。頭痛則得除。所以者何。若人欲斷縛。滅除諸煩惱。雖生此惡土。護法增智慧。億劫在凈土。常受 凈戒行。不如生此土。從旦至明日。我見阿閦佛國。西方安樂土。二國甚清浄。亦無苦惱名。於彼作功德。未足以為奇。若人於此土。能忍不可事。亦教前人[463]忍。其福最為勝。是故菩薩。行於此惡土。濟度諸眾生。勿為煩惱憂。堅固菩提心。必得無上道[464] 

 

 

 

 

 

[429]取證:藏文為究竟之義。

[430]入:原文為八。

[431] 漏:煩惱的別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瞋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無煩惱之法就叫做無漏法。盡漏:斷盡一切的煩惱。

[432] 證:即證果,亦即一般人所說的開悟或得道。

[433] 五 通:五種神通。又名五神通、五神變,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論遠近內外晝 夜,都能得見;天耳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聲音都可以聽得到;他心通是能夠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便不 愁遭受他人的暗算;宿命通就是能夠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過去生死,並知道六道眾生在六道之中的過去生死,有了宿命通的人,過去生中的事,都能回憶,瞭如指 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隨心所欲,諸如鑽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風喚雨,騰雲駕霧,都不成問題。

[434]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常人。

[435] 調:調伏身口意三業而制伏諸惡行。

[436] 初發心:初發求取菩提的心。

[437] 菩提:華譯為覺,是指能覺法性的智慧說的,也就是漏盡人的智慧。

[438] 十善:由於身造者三:一、不殺生,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意,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二、不偷盜,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意,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三、不邪婬,謂不行邪婬欲事,即是止婬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由 於口造者四:四、不妄語,謂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五、不兩舌,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鬥諍,即是止兩舌之 意,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六、不惡口,謂不發麤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七、不綺語(不無義語),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綺語之善,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由於意造者三:八、不貪欲,謂不貪著情欲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欲,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九、不瞋恚,謂不生忿怒之心,瞋恨於人,即是止瞋之善,既不瞋恚,當行慈忍之善也。十、不邪見,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439]殺:原文為煞。

[440]邪:原文為耶。

[441]見世所樂:藏文為安立到樂處之義。

[442] 涅槃門:進入涅槃城的門戶。

[443] 悲心:悲他之苦之心。慈心:四無量心之一。與人以樂之心。

[444] 不生不滅:不生也不滅,是常住的別名,也是永生的意思。

[445] 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間的善法,三學六度是出世間的善法。

[446] 五欲:1.色、聲、香、味、觸。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宛轉的聲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味覺;觸是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2.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

[447] 世俗:世有隱覆真理之義,可毀壞之義。俗有顯現流世之義,顯現順於人情之義。世事即俗法,三界之事法,悉具此二義,故曰世俗。

[448] 無上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有佛能證得。[449] 究竟菩提:謂菩薩大行圓滿究竟至極之覺,即成佛之位。

[450] 眾 數:謂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眾法有數,故名眾數。(五陰者,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 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 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451] 分別:思量識別一切事理。

[452] 平等:沒有高下貴賤深淺等的差別。

[453]三惡:指三惡趣名字。

[454]想:原文為相,依藏文義應通想。以下文中想原文皆作相, 不再一一注出。

[455] 五 濁:命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劫濁。命濁是眾生因煩惱叢集,心身交瘁,壽命短促;眾生濁是世人每多弊惡,心身不淨,不達義理;煩惱濁是世人貪於愛欲, 瞋怒諍鬥,虛誑不已;見濁是世人知見不正,不奉正道,異說紛紜,莫衷一是;劫濁是生當末世,飢饉疾疫刀兵等相繼而起,生靈塗炭,永無寧日。

[456] 「菩薩如是。具足十法。斷除愚痴」:為依藏文經義後補,原文為

「菩薩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457]原文為:無能為口。

[458] 和光同塵: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門。佛者假之。以顯佛菩薩和威德光,近諸惡人,又示現種種身之義。如觀音之普門示現,即和光同塵。

和光不同塵:與惡人同處,不染其惡。

[459] 淨國:清淨之佛國。

[460] 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

[461]閒:間之異體。

[462] 「行慈及大悲。身語意罪障。悉皆獲清淨」:為依藏文經義後補,原文為「行慈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463]前人:他人對方之義。

464] 無上道: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澄德 的頭像
    澄德

    福善書院

    澄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