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綰巾以示倫次(分二)
I1
敘請前後 I2如來巧示
I1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沉垢。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阿難歎未曾有之後,又合起掌來,向佛叩頭頂禮,對佛就說了。說什麼呢?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現在我阿難聽見世尊這種「無遮」,沒有一點遮蓋的,就是和盤托出,什麼妙法都講出來了,一點也不保留,沒有什麼祕密法保留的。我阿難聽見佛這種沒有障礙的大悲,所說的性淨妙常這種真實的法句。「法句」,就是說法的言句,所說出的這些個道理。

心猶未達:就是心裏還沒有通達、沒有明白。我心裏還沒有懂,沒有明白佛所說的道理。什麼道理呢?六解一亡舒結倫次:這六種的結,都得到解脫,就「一」也沒有了。這個解開、舒解結的次第,我還沒有明白。

惟垂大慈:惟獨現在希望世尊還垂您的大慈悲心。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您再憐憫現在在會的這一切人,和未來的一切大眾。施以法音:布施給一切眾生佛法的音,以洗滌沉垢:「洗」, 就是用水來搓洗。「滌」,就是這麼在水裏涮;好像你洗菜,洗一遍恐怕洗不乾淨,再用水沖一沖它。「沉垢」這個「沉」,他用「浮沉」的「沉」,也可以,就是 言其這種的垢穢污染,這種不潔淨的東西,令我們墮落。這個東西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貪、瞋、癡這三種東西;貪心、瞋心、癡心,這是令我們墮落的沉垢。這個 「沉」,又可以用「微塵」的「塵」,因為它的音是相同;你就用這個「塵」,也一樣的解法。但是用「塵」,比較這個「沉」,意思更顯明了;就是洗去我們這一 些個塵物、塵染,這些個不清淨的東西。「垢」,就是不潔淨的。

I2如來巧示(分二)
J1
巧立喻本 J2分答二問 J1分二
K1
元依一巾 K2綰成六結
K1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黎,攬七寶几,引手於几,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就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在所坐那個法座上。佛所坐的法座,名字就叫「獅子座」,表示佛說法猶如獅子吼。獅子一吼,百獸皆懼,一切的天魔外道就都生一種恐懼心,所以佛的法座叫獅子座。整涅槃僧:佛把裏邊的衣服整頓整頓。「涅槃僧」,就是裏邊的衣服。斂僧伽黎:這件(上人指身上搭的衣)衣服,就叫「僧伽黎」,這叫「大衣」,又叫「祖衣」。「斂僧伽黎」,就把袈裟整頓好了。「斂」,收斂一下。攬七寶几:「几」,就是一張桌子。佛法座前那張桌子,是用七寶鑲成的。七寶是什麼呢?金子、銀子、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攬七寶几」,就是憑著七寶几。引手於几,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佛 把兩隻手放到桌子上,取劫波羅天所獻的華巾。「劫波羅天」,就是「夜摩天」,又叫「時分天」。在印度有這一種材質,叫「疊華」;疊華所織的巾,就好像手 巾,很長的,但是很值錢很值錢的。尤其這個巾,是劫波羅天的天王獻給釋迦牟尼佛的,所以這一條巾也是非常值錢的。釋迦牟尼佛就取劫波羅天──就是「時分 天」的天王,所奉獻的華巾,佛把這華巾拿過來到手裏頭。想要做什麼呢?下邊就告訴你了。

弟子:師父!那個七寶有金、銀… …

上人:七寶?就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在古來,那七寶很少的。金子也是一個寶、 銀子也是一個寶、玻璃也是一個寶。「琉璃」,據說是一種厚的玻璃。「玻璃」,現在拿這不當回事了,在古來,玻璃很不容易得的,玻璃也是七寶之一。「硨 磲」,有一種硨磲石,那種石頭的紋就好像車轍的溝,這麼一趟一趟的,叫硨磲石。「赤珠」,就是紅色的珠子。「瑪瑙」,也是一種寶,就像馬的腦子裏邊紅一 塊、白一塊的,所以叫瑪瑙。

K2綰成六結

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
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
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
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衹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佛好像哄小孩子玩似的,現在用這疊華巾就拴成結扣,左結一個、右結一個。於大眾前綰成一結:佛在阿難和大眾的前面,就把這疊華巾結成一個疙瘩,結成一個結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給阿難看這個結子。說:「阿難!這個叫什麼名字?」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阿難和這所有大眾就異口同音地對佛說:「這是個結成的結子。」

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在這個時候,如來用這疊華巾又結成一個結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又問阿難:「這個又叫什麼?」頭一個,他問這個叫什麼,現在又問這個叫什麼。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阿難和大眾又對佛說:「這個也是叫一個結扣的結子。」

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倫」,就是倫類。像這樣的,次第輪著來結這條疊華巾,結一個問一個。總起來,在這一條疊華巾上,共結成六個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每結成一個結的時候,都拿在手裏頭所成之結,問阿難說:「這個叫什麼?」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也就像這樣,佛一問,他們就一答。「詶」,是酬答;就是佛說什麼,他們答覆佛的問題,這叫「詶」。佛每結一個結,每一次都問阿難,阿難和大眾都答覆說:「這是結子。」這個疊華巾,就表示「如來藏性」;結成六結,這表示

「六根」。

佛告阿難:在這個時候,佛就對阿難講。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我最初結這條疊華巾的時候,你說這個叫「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這疊華巾,早先它只有這一條,那第二、第三你們怎麼可以還叫它「結」呢?這是佛故意這麼問阿難。

阿難白佛言:阿難對佛就說了,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這寶疊華被織成一條手巾,雖然它就是一個。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像我這樣想:如來您這麼一綰結它,就得「一個結」的名字。若百綰成,終名百結:如果您結一百個結,這可以給它叫「一百個結」。何況此巾,衹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何況這一條巾,您只結成六結,也沒有結成到第七結,也不是在第五結上就停止了。云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為什麼佛您只許可第一個結是「結子」,第二、第三就不叫它叫「結」了呢?這是什麼道理呢?阿難現在問佛。

J2分答二問(分二)
K1
答六解一亡 K2答舒結倫次 K1分二
L1
喻從至同遂成至異 L2喻除至異還成至同
L1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
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佛聽阿難這樣講,本來這六個都叫「結」,並不是第一個叫「結」,第二個、第三個就不叫「結」了。佛故意這麼問他:「我就只有這一條寶疊華巾,我結成一個結,你說是個『結』;那第二、第三個你怎麼也叫它『結』呢?」這是故意這麼問他,佛 tease(戲弄)阿難。阿難也就知道這叫「結」,所以就問佛:「您這條巾結成一個結,叫『結』,那麼第二、第三怎麼可以不叫『結』呢?」這互相一唱一和,好有話講,好有道理發明了。

佛告阿難:佛告訴阿難說,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你知道這寶華巾本來就有一條,沒有兩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我結成六個結子的時候,它就有六個結的名字。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你 現在詳細觀察觀察,這巾的本體是一個的,沒有這麼多的名稱。因為我結上結子,所以它就不同了。這就是如來藏性本來是一個,有六根生出結來;雖然生出結,但 是它本體還是一個的。那麼結雖然是六個,它本體是一個的,你如果把這六個結都解去了,連一個也沒有了!所以這「六解一亦亡」,前邊不講過?

於意云何:在阿難你的意思裏怎麼樣啊?你怎麼樣想法呢?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第一個結子結成的時候,這就叫「第一結」。像這樣子,結成到第六個結子上。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我現在想把這第六的結子給它改名,換過來做第一的名字,可以嗎?佛就這麼問阿難。

不也,世尊:阿難說,不可以換的。世尊!第一就是第一,不能第一再改個名字叫第六,第六又改名字叫第一,這是不可以的!為什麼不可以呢?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這六結假設存在的話,這個第六名怎麼樣子,它始終也不會變第一的。第六就是第六,不會變第一,不會改名字叫第一的!

縱我歷生:縱然我阿難經歷生生世世,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這很多很多世的生命。盡其明辯:我 學的是多聞,我學的是這一科!好像讀大學,我是讀 science(科學),我就懂得science;我讀文科,我就懂文科;讀什麼,我就懂什麼。我現在所修習所學的是多聞;多聞,就可以善辯;能聞善辯, 知道得多,他講話就可有辯才的。「盡其明辯」,我盡上我所有的能力來巧辯、狡辯。前幾天我不說某某是狡辯、巧辯?巧,就很巧妙的,本來沒有道理,這個能辯 的人就把它又講出道理來了,這就是「巧辯」。而「狡辯」就不合乎道理了,強詞奪理。這個「巧辯」,雖然也是沒有理,但是他辯出理由來了;很巧妙的,你還駁 不倒他這個理由。阿難說了,我現在「盡其明辯」,我盡我的聰明和我的辯才,如何令是六結亂名:我怎麼能使令這個六結的名字,第一變成第六?我怎麼可以給它換個名字,令它名字亂了,不依照次第呢?

佛言:如是:佛說,你說的是對的!不能改變它的名字。這第六個名字,不能改成第一;這第一,也不能改成第六。不錯了!你講得很對很對的。六結不同:因為什麼不可以改呢?因為這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可是你再回頭看看這個華巾它本來的因,這六個結都是一條巾所造成的。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可是要令它名目雜亂了,你說不可以的。不錯,是這樣子!

則汝六根,亦復如是:則你這「六根」,也就是這樣子。畢竟同中,生畢竟異:本來是同來著,但是各有各的工作,眼睛有眼睛的功用、耳朵有耳朵的功用、鼻子有鼻子的功用、舌頭有舌頭的功用、身體有身體的用途、意念有它的工作;所以本來是同來著,但是在這個地方,它就分開了。

雖然分開,應該合作的,若合作就好了,都能迴光返照,眼睛也能迴光返照,耳朵也能反聞聞自性,鼻子 也能不隨香塵,舌不隨味塵,身不隨觸塵,意不緣法塵,各能互相合作返本還原,這還是一個的!就因為不合作,眼睛看見色,就跟著色塵轉;耳朵聽著聲塵,就跟 著聲塵轉;鼻子嗅香塵,就跟著香塵轉;舌嚐味,又跟著味塵轉;身愛這個觸,就跟觸塵轉;意緣法,就隨著法塵轉。就不能不隨,主要就要「不隨」;可是人都隨 著六塵跑了,沒能不隨,所以就等於有六個結一樣的。

L2喻除至異還成至同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
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

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你一定不歡喜六個結子,你要把這個六結子都解開、不成立,你想成一個「一」。復云何得:你得怎麼樣才能得到這個「一」?怎麼樣才能回復這個「一」的本體呢?

阿難言:阿難聽佛這樣問,就說了,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阿 難說,不錯了!我是願意這六個結子都沒有,成為一個「一」。為什麼?這六個結子若存在的話,「是非鋒起」,就起了戰爭、起了鬥爭,會互相作戰了。「鋒 起」,就是你拿著一把刀,我拿著一枝槍;你砍我一刀,我扎你一槍,這叫「鋒起」。為什麼會互相鋒起、是非不分呢?因為有個彼、此了。在這結子和結子中間, 就自然生出來一種是、非的爭辯。為什麼?此結非彼,彼結非此:這個第一,就不是第六;那個第六,也不是第一;彼此就有了一種紛爭了!

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世尊今天您若把這些個結子都解除了,結子若沒有了,也沒有第一、也沒有第六、也沒有第三、也沒有第四,彼此都沒有了。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把六個結子都沒有了,就一個結子也沒有了;「一」也沒有了,這個「六」怎麼會存在的?「六」也不會存在的。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佛告訴阿難,不錯了!你說這個道理對了!這「六解一亡」的道理,和這個道理是一樣一樣的,沒有分別。你現在明白了嗎?你說前邊那六個名稱不能混亂,若把它統統都解除了,一個也沒有;這個道理,你說得很對!「六解一亡」的道理,也就和你方才所說的理論是一樣的,沒有分別。

K2答舒結倫次(分二)
L1
示結之倫次 L2示舒之倫次 L1分三
M1
順次成結 M2更以喻明 M3逆次合喻
M1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

由汝無始:為什麼?因為你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心性狂亂:這「心」是 哪一個心呢?就是清淨的心。「性」,就是真如的本性(自性)。在你清淨心和真如的性上就狂亂。這個「狂」,是個什麼呢?就是你的「生相無明」,這是與生俱 來的。在這生相無明,有分別的法執、俱生的法執,這就是「狂」;狂,就是無明。這個「亂」是什麼呢?就是以前所講的「三細」,在這兒就叫「亂」。「三細 相」是什麼呢?(一)業相、(二)轉相、(三)現相。這三細,是由業相而成轉相,由轉相變成現相;這三種的細是很微細的,凡夫所不能覺察到的。就因為「一 念不覺生三細」,在這一念無明裏頭,生出這三種的細相。這個「亂」,就是表示這三種的細相;由這種的相,就生出來第一個結。佛拿著他那個寶疊華巾結成六個 結,表示在「一念不覺生三細」的時候,這是第一個結。

知見妄發:知見妄發這個時候,就「境界為緣長六麤」,長出六種麤相。六種粗相,第一 是智相。在前邊講過的,這個「智」就是「智慧」,但是這個智慧它有了一個相,什麼相呢?這是屬於世智辯聰的,就是一般世界上人所有的這種世俗智慧,好像 聲、光、電、化、科學、化學,乃至種種的學問,這都叫「世間的智慧」,這就叫「智相」。由這個「知見妄發」,就生出來一種智相,這是第二個結。發妄不息:又生出來一個「相續相」,它不停止,這就是第三個結。

勞見發塵:在「勞見發塵」這一句上,包括著「執取相」;執,執著;取,愛取。執取相 生出來一種執著,又生出來一種「計名字相」,都是在「勞見發塵」這一句裏頭包著。計名字相又生出來一種「起業相」,這是第五種。第六種就是「業繫苦相」。 這六種麤相,在「勞見發塵」這一句,就包括著後邊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這四個相;這四個相算三個結,是最後的三個結。

M2更以喻明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就好像前邊不講過直視虛空,視久發勞了?發勞了,就看見在虛空裏,有狂華現前了。於湛精明,無因亂起:就在如來藏性上,也沒有什麼因緣,就「亂」起來這「無明」了。

M3逆次合喻

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不但這「三細、六麤」是好像眼目久視,它發勞而見空華一樣,就是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所 有的宇宙,這「一切世間」,就不是單單我們這個世界了,這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的世間。所有這些山河大地,和「生死、涅槃」,這都好像由眼睛久視發勞,一 樣的情形而成就的。在虛空裏本來沒有華,而生出一種顛倒的華相,都是這個道理啊!你知道這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從什麼地方來的?都是從眾生的無 明,「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有這種的助緣,生出這六麤的相來,都是這樣子成就的。

L2示舒之倫次(分二)
M1
先授舒之方法 M2後授舒之倫次 M1分四
N1
阿難求解勞結 N2如來就喻巧示 N3示說不謬取信 N4選根解結必證
N1

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

阿難言:阿難聽見佛這樣講,就又說了,此勞同結,云何解除:這個瞪發勞相和這個結,得怎麼樣能把它解除沒有了,再恢復我們本來面目,恢復我們固有的如來藏性呢?

N2如來就喻巧示

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牽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
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阿難問怎麼樣才能解除這種瞪發勞相和這個結的結子,如來就用一種比喻的方法來令他自己測驗。

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牽其左:佛用他的手,把所結的寶華疊巾牽到左邊來了。「看見了沒有?牽到左邊來了!」問阿難言:如是解不:就問阿難:「這樣子,我把這六個結,從這兒拉到這邊來了,這解了沒解啊?是不是這樣就解開囉?」不也!世尊:阿難說:「不是!您這麼拉到左邊來,它解不開的。」

旋復以手偏牽右邊:「旋」,就是等一等又回來了。等一等沒有好久的時間,佛又以右手把寶疊華巾牽到右邊來了。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佛又問阿難:「現在解了沒解?我把這寶疊華巾牽到右邊來了,這樣子有沒有解開這個結子啊?」不也!世尊:阿難說:「沒有解開!世尊!你就這麼拉到那邊去,沒有解開。」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佛對阿難講了,我現在以手往左牽、又往右牽,這六個結子一個也沒有解開,竟然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現在我是沒有法子解了!佛自己這麼說,我是沒有辦法了,我拉到左邊也解不開,拉到右邊也解不開,現在我竟然解不開了!你想一個方法,用一個權巧方便的方法,得怎麼樣子才能解開呢?你很聰明的,阿難!你一定會有方法。

阿難白佛言:阿難聽釋迦牟尼佛這樣問他了,他對佛就說了。世尊哪!當於結心,解即分散:您這麼拉到左邊、拉到右邊,是解不開的。要怎麼樣子呢?您在結的中心,結扣那個地方把它解開,它那個結就分散了,就解開了。都是阿難最聰明了!佛都沒有辦法,阿難想出法子來了。你說,是不是阿難聰明呢?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佛這回說了,你真聰明,阿難哪!是這樣子,是這個樣子!這回你可想透了!我想不起來這個妙法,你都想起來了!「如是如是」,這是印證之詞,對的、對的。啊,你說得真對了!現在我也明白了,原來以前我都不知道怎麼把它解開,現在你說這個方法,是應該這樣解。若欲除結,當於結心:若想把這個結子解除,就要在它結的中心才能解開。喔,你倒不是單單有多聞,你是很聰明的!

N3示說不謬取信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我所說的佛法,說是「從因緣生」,但是這個因緣,可不是世間這一切的因緣,不是取世間那一種因緣和合的麤相;是人人都可以看見的。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來我所發明的世間法和出世法,我知道這一一法的根本來源,它各隨所遇之緣發生出來的。「世間法」,就是六凡法界的染法;「出世法」,就是四聖法界的淨法。

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乃至」,這是「超略之詞」,中間經過很多的過程。像前邊我所說的「隨所緣出」,這個世界以內的事情,我沒有不知道的;乃至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世界以外,天所下的雨有多少雨點,佛都知道它的數量。「一滴之雨」,這「一滴」,不是一滴,這個「一」,包括一切的雨點。

「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所有的眾生、人、非人等,他的心念想什麼,佛都知道,沒有一個不知道的。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往 遠了說恆沙界外,你說看不見,你不相信。那麼就是現在這棵松,為什麼它會直?這個棘,為什麼它會曲?松樹是直的,荊棘的樹就彎曲的。鵠為什麼是個白色的? 烏為什麼是個黑色的?佛都知道它怎麼樣的來源。「烏」,就是烏鴉,烏鴉一生來就是黑的;「鵠」,也是一種鳥的名,一生來就是白的。這什麼道理呢?如來都知 道。

N4選根解結必證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是故阿難:「是」,就是因為;你們記著,以後講經都可以當「因為」講!「故」,就是所以。因為這個,所以。因為這個什麼?因為我知道這種種道理,所以,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你隨你的心、在你的心裏邊,你選擇自己歡喜哪一根。前面經文不講過一千二百個功德,六根各有圓滿、不圓滿的?你在這六根裏邊,隨你的心選擇一根。「選擇六根」,這不是選擇「六根」,是在六根裏頭選擇一根。

選擇一根怎麼樣啊?根結若除,塵相自滅:你選擇那一根,依照這個方法去修行,你那個根的結沒有了;這六塵的境界,這個塵相自然就都沒有了。諸妄銷亡:這個「諸妄」,包括一切的妄想、生滅的心、分別的識心,什麼都包括在裏頭了。「銷亡」,沒有了。這時候什麼妄想都沒有了,你說怎麼辦哪?哈,諸妄銷亡,不真何待:怎麼辦?就剩下真的了!你說這個時候,你若不真,你還有什麼?就剩一個「真的」了嘛!

你妄盡就真存了,你妄沒有了,攀緣心去盡了,妙真如性就現前了。為什麼你妙真如性不現前?你沒有去盡諸妄!你若諸妄去盡了,那就是清淨的本心,也就是妙真如性的本體,也就是如來藏性的本來面目。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聽經的人都要注意,應該也由一根來用功修行。由哪一根呢?這六根哪一根都可以, 你也可以從眼睛上用功,也可以從耳朵上用功,也可以從鼻子上用功,也可以從舌頭上用功,也可以從身體上用功,又可以從你意念上用功。這六根門頭,頭頭是 道,哪一個根,都是如來藏性的一部分。所以只要你能抓住這一部分,念玆在玆來修行,那就可以回到如來藏性的本體上去。

M2後授舒之倫次(分二)
N1
故問引悟 N2乘悟合明
N1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
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

阿難!吾今問汝:釋迦牟尼佛又對阿難說,我今問問你。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這個時分的巾,這六結現在同時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這個「縈」,也是「結」。同時解這結子,可不可以同時就一起把它解除了呢?

不也!世尊:阿難說,不可以的,世尊!為什麼?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這些個結,本依著次第而把它結出來的,現在還應該依著次第把它解開。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六結雖然是同一個體,但是它結結的時候,不是同時。那麼把這些結子解開的時候,怎麼可以一起把它解除呢?因為它不是同一個時候結的,所以不能同一個時候把它解除,也是要依著次序而解的。

弟子:這「現前」和「同時解縈」,怎麼樣的同時?怎麼講?

上人:佛問阿難說,現在這六個結都在這兒現前了;在這個地方,這就叫「現前」。

「同時解縈」,我在同一個時候,把這六個結子一起解開,這可不可以?

N2乘悟合明

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佛言:佛說,六根解除,亦復如是:六根這個結解除的時候,也就像解這六個結子一樣的道理。你要由一結一結地去解除,不能六根的結同時解除。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在你所選的圓通這個根裏邊,你解去這一根,你就得到人空。人空,就沒有我執了,把我執除掉了。這有俱生我執、分別我執,你得到人空,就把俱生我執和分別我執都沒有了,都空了。空性圓明,成法解脫:在人空的這種空性得到一種圓明了,這時候法也空了。法空,就把法執──俱生法執和分別法執,也都解脫了。

解脫法已,俱空不生:你得到解脫了法以後,這時候人空也沒有了,法空也沒有了,人空、法空都不生了。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這個名字,就是菩薩從三摩地得到這個定的力量,就能了悟無生法忍了。無生法忍,這是菩薩的一個境界。

──第五冊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澄德 的頭像
    澄德

    福善書院

    澄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