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拂跡中疑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諸善男子:這「諸」字,當「多」字講,就是很多的善男子,這是一個講法。這個「諸」字,又可以當一個語助詞來講;語助詞,就是幫助這句話的一個名詞。這個「諸」字,也可以當「多」字講,也可以當「一」字講。

有人就說:「法師!你講錯了!這個『諸』字,我在任何地方,聽見人家都是當『多』字講!」那麼你在這個地方,就當一個「少」字講,也可以嘛!當語助詞來講,就是當「一個」講,就是「你這個善男子」。

當「一個善男子」,是對彌勒菩薩說的;當「多的善男子」來講,就是對所有在法會中的這一些個大菩薩說的。這意思,你們各位都明白了?你們以後見著這個「諸」字,你就知道了,哦!這個可以當「多」字講,又可以當「一」字講。

於是中間:於什麼中間呢?就是把這五百千萬億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塵了,過五百千萬億阿僧祇國家,下一個塵點,把所有塵下完了;然後再把所經過這麼多的國家,都再磨為微塵。每一粒微塵,算一個大劫;那麼在這個「中間」是多長時間哪?沒有人算得出來的。

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我曾說過,我在然燈佛的時候,我的名字叫善慧菩薩;後來遇見然燈佛,他給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又說,然燈佛在什麼時候,怎麼樣入涅槃。

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我所說的這一些個法,現在實實在在的告訴你,這個說法是方便法門,是為了對眾生的根性而說這種本跡的因緣──在過去生中因地的事情。你們不要拿它當真實的!

3.正明益物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你們各位善男子!假使有這個世界 上的眾生,他到我的地方來,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我就要先以佛眼來觀察,觀察他的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觀看信的根力有沒有?有 沒有精進根力?有沒有念佛法的根力?有沒有定的根力?他學佛法,是不是今天學佛法,明天又學魔法去了?今天學菩薩法,明天又去學鬼法了?

什麼是鬼法?因為你沒有學過,所以不知道這鬼法門;鬼法門,就 是見不得人那種法門。什麼叫見不得人的法門?就是秘密法門。那裏頭就有神呀、鬼呀,「你小心哪!你不聽我話,我派個鬼去懲罰你!」你怕鬼,就要聽這個老師 的話了!我先對你們說明白:我沒有這個本領,你們不要怕我!你就罵我,我也不會派一個鬼去叫你嘴腫的;所以就是有人罵我,也不會受什麼果報的。你不要害 怕,因為我沒有那鬼法!

慧,就是智慧,要有智慧的根。你若沒有智慧的根,就不會生出智慧的芽;你有般若根,才會有般若芽呢!這個「芽」,就是種子種到地裏,生出芽來。那麼這五種,因為它以「生長」為義,所以叫「根」。

你有信根,一聽佛法,就覺得這法師講的佛法是不錯的,是應該信 的!人是應該守規矩的!就信了,於是天天都守規矩;一天吃一餐,你叫他偷東西吃,他也不偷。為什麼?這是信心。雖然說「吃東西」是小問題,你認為是小問 題,我認為是大問題。你連吃都自己不能守規矩,那做別的更不能守規矩了!所以我們先在日用上實行,你一天所行所做,一定要有規矩,要有一個標準;這個標 準,就是我有個目標,我要這麼做,我一定要達到我這個目的!我想怎麼樣做,我就怎麼樣做,這叫目標。這是信!不是說到佛教講堂去聽經,聽完了,就像耳邊的 風吹過去,過耳不留,也不相信。「我有幾個朋友在那個地方,我到那兒看一看!」這不是來學法,是來「看法」。

你信了,然後就要精進。你光信了,若不去做,也沒有用!你單有信根,沒有進根──精進。聽佛法,聽一句就行一句,聽十句就行十句;一定要向前去精進,這是進根。

你單單有進根,沒有念根,不意念,不念茲在茲地修行,那也沒有 用。你今天精進了,不吃飯、不睡覺來拜佛、念佛;做了一天一夜的工作,覺得很疲倦了!喔!睡一下,休息休息!這一休息、一睡覺,睡了三天。你精進了一天, 睡了三天、或者睡了五天,這沒有用的,這就是沒有念根了。你要念茲在茲的,今天精進、明天也精進、後天也精進,這個月精進、那個月也精進,今年精進、明年 精進,年年都精進。總要念茲在茲,不忘的,這樣子,就有念根了。

有念根,久了,就念不退了;念根不退了,定根就生出來了。你有定根,才會有智慧。為什麼常常不明白事情?就因為沒有定力、沒有慧力;沒有定根、沒有慧根,所以就迷了。

佛看這個眾生來了,就觀察他這五種根;由五種根,又變成五力。因為它有一種力量,所以就又叫五力。五根、五力,那麼佛觀察他這種因緣:「喔!我給你說法,你會不會信?你信了,你會不會行?你行了,會不會長遠?你長遠,又會不會永遠,具有一種定力而不變呢?」要觀察這個。

所以說「諸根利鈍」,諸根就是信、進、念、定、慧五根。利,是 鋒利、銳利,就是聰明,也就是有般若根了;鈍,是愚癡,就是不鋒利。好像刀,用這把刀一割什麼物件,把這個物件割斷了,這叫「利」。用那把刀割物件,割也 割不斷。這就表示,你要是聰明,無論遇著什麼境界,你都會明白,不被境界轉,而且你還能轉這個境界;惡境界會變成善境界,逆境界會變成順境界。「鈍」,就 很愚癡的;好的事情他把它做壞了,善的事情他把它變成惡了。為什麼這樣子?就因為愚癡。為什麼愚癡?因為你沒有作德行,道德沒有,所以就愚癡了;你怎麼會 聰明,你有道德,就聰明了!

說到這兒,我以前講過這首偈,不過我知道你們又都還給我了;因 為你們沒有貪心,所以佛法也不要了。你們雖然不要,沒有貪心,我這布施心不能沒有;我這布施心天天都有,所以天天給你們說法,這就是給你們法的布施── 「諸布施中,法布施為最」。什麼偈呢?我慢慢講,你們快快地聽!為什麼這樣說呢?我若講快了,你聽得不清楚,所以我要慢慢講。為什麼你們快快聽呢?你要記 住這個字;你若不快一點,你記住這個字,就忘了那個字,所以你要快!頭一個記住了,第二個字也不能忘了,這叫快快地聽。我講這個法的時候,多數是預先給你 們一個學的方法,記著啊!

聰明乃是陰騭助,陰騭引入聰明路;
不行陰騭使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

為什麼你聰明?因為或者你前生做過好事,念過經,這是你的陰騭。你若幫 助過人,這也是陰騭;你對於國家社會有所貢獻,這你都有陰騭。你救過人、或者救過畜生──那畜生要死了,你用點醫藥把牠救活了。好像我們這隻瞎眼的鴿子, 本來牠應該餓死的,你們生出一種可憐心,就給牠一點東西吃,天天餵牠一點;時間久了,牠也活過來了。現在大約你趕牠走,牠也不會走了,因為這兒有吃的東 西;若沒有吃的東西,你留牠,牠也不在這兒!這也就是陰騭。「聰明乃是陰騭助」,你聰明,就是陰騭來幫忙你。

陰騭,就是「德行」的另一個名詞;就是你所做的功德只有你自己 知道,旁人不知道。所謂「善欲人見,不是真善。」你做善事,不一定要人知道;你叫人知道,那就不是善了,那是作的名,那麼沽名釣譽。沽名釣譽,就是買一個 好名,像釣魚似的,釣了一個好的名譽。「陰騭引入聰明路」,你因為有陰騭德行,所以走到聰明這條路上。

「不行陰騭使聰明」,那麼你現在不做德行、不做幫助人的好事 了,盡叫人幫助自己、盡是用聰明,願意佔小便宜;小便宜,就是對我有一點小的利益,不肯吃虧──這就是不行陰騭了。使聰明,盡用聰明去欺騙人;甚至於欺騙 爸爸媽媽,說:「你給我一點錢,我去讀書!」他爸爸媽媽就相信他拿錢要去讀書;殊不知,他跑去賭錢,或者拿這個錢去吸毒,或者拿這個錢去跳舞,做種種不合 理的事情,這都叫「不行陰騭使聰明」。

「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聰明太過了!他若沒有聰明,就不會做這一些個欺騙父母、欺騙社會、欺騙國家、欺騙老百姓的事情;就因為他有一點聰明,所以就欺騙這愚癡的人。

在中國的老子,他曾說過這樣幾句話:「大道廢,有仁義;智慧 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大道沒有了,才要講仁、講義呢!有智慧的人出來了,世間上就有了這個奸人,也就是虛偽的人也就有了; 為什麼?因為他有智慧,就可以欺騙沒有智慧的人。在家庭,要是不和,才顯出孝和慈。國家昏亂、不平定的時候,才顯出有這個忠臣。

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你看!佛隨著所應該度 的眾生,到處說佛法,教化他們;並且各處使用不同的名字。譬如在美國,就叫一個名字;在中國,又叫一個名字;在日本,又叫一個名字;在德國、在法國,又不 同名字。雖然名字不同,但是都是同一個人。同樣地,他這個年紀或者大一點、老一點,或者小一點,各有所異。亦復現言當入涅槃:現言,就現身說法;佛對這些 弟子說:「我現在要入涅槃了!」其實佛也沒有生、也沒有滅,在常寂光中,常常說法的。

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又用種種的方便, 說這個微妙不可思議的這種法。什麼是微妙法?就是現在講的嘛!這就是微妙法!「哦?我聽著不怎麼妙啊!」那就是因為你不妙。你若妙,聽著就妙了。佛以種種 方便法門,演說微妙不可思議法,能令眾生,生歡喜心。你一生歡喜心,就覺得這個法妙了;你一生煩惱,一發脾氣了,這個法就不妙了!不妙!就不生歡喜心了。 要是:「喔!這個『貪、瞋、癡』是壞東西,我不應該叫它陪著我,天天來和我作伴。我應該把它捨了!」這就生出歡喜心,這就妙!

2.明現在益物(分三)
1.明機感與現形 M2.正明一代所說 M3.釋出巧說之由
今M1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釋迦牟尼佛叫一聲,諸善男子:各位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 小法,德薄垢重者:如來觀眾生的根機,來給眾生說法。如來看見眾生歡喜小乘法的,就說小乘法;歡喜大乘法,就說大乘法。所以對歡喜小法,德薄垢重者;德薄 就是沒有道德,垢重就是業障太重。這個德行薄的人,你對他說佛法,他不會相信的;業障重的人,你給他講佛法,他也不會相信的。必須要善根深厚,你給他講佛 法,他才能相信。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給這一般根機淺、善根也薄的人,說這種的方便法門;說我在少年的時候,就出家修道(佛在十九歲出家),之後,我就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無上正等正覺了。

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可是,要是論我真正成佛以來,一直 到現在,時間很久遠,已經超過像前邊我所說的──把五百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的三千大千世界都磨成微塵,經過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土,放下一塵,再過 五百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土,再放下一粒微塵,把所有的微塵都放完了;現在把這所有有微塵的,沒有放塵的這一些國土,都把它再磨成微塵,每一粒塵,就算一個 大劫。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到現在,就有這麼長遠的時間;若斯,就是像前邊所說的那樣。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但是就用這個方便的法門來教 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改邪歸正,改惡向善,迴小向大,來發菩提心。所以才作前邊這樣的說法,就是「年少出家,然後成道,說法教化眾生」。

2.正明一代所說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諸善男子:你們各位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如來 所說的這一切經典,這種種的方法,這種種的法門,都是用來度脫眾生的。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的塵勞,所以佛才說出八萬四千法門;每一種法門,是對治眾生的 塵勞。好像醫生治病一樣,頭痛的人,就給治頭痛的藥;腳痛的人,就要治腳痛;全身痛,就用治全身的藥來治。這叫對治,對症來給下藥。佛說法也是這樣,對貪 心重的眾生,就說「不淨觀」,說你不要貪,貪是最不清淨的。對多瞋的眾生,就說「慈悲觀」;對愚癡的眾生,就說「因緣觀」。總而言之,用種種的方法,來對 治眾生種種的毛病。

或說己身,或說他身:佛教化眾生,或者以自己來作為榜樣,對著 眾生來說法;己身,也就是自己的事。或者說他人、其他諸佛的事。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者示現自己的身,來以身作則,給眾生作為榜樣,作模範;或者示現他 身,給人作榜樣,作模範。或示己事,或示他事:或者講一講自己本生本事的因緣;或者講一講其他諸佛、菩薩、聲聞、羅漢的本生本事的因緣,講這種種的事項來 給眾生作模範。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所說的,都是實實在在,沒有一點虛假。

3.釋出巧說之由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所以者何:是什麼原因呢?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如來的知見, 是如實的知見,也就是合理的知見、真實的知見;如來以真實的知見,照見三界之相。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 在佛的本身來講,沒有生、也沒有死,也沒有退、也沒有出。退,就是退到三界裏邊來;出,就是超出三界。沒有一個在世,也沒有一個滅度。沒有在世,就是沒有 生;沒有滅度,就是沒有死。

非實、非虛:不是像一般凡夫,見這三界是實有的。凡夫見著什麼 都是真的,見著假的,也認為是真的。二乘觀一切諸法是空相,見三界如空花;就什麼都是空的,這是二乘的見解。所以二乘就「入虛」,凡夫就「入實」。那麼在 佛的份上,也沒有實、也沒有虛;好像在太虛空裏頭,包羅萬有,而不礙虛空。虛空也不礙萬有,萬有也不礙虛空;也就是「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互不 相礙。不像一般三界的眾生,見著有三界可出;不是這樣子,如來是與虛空為一體!

如來也不是非如、非異:非如,不是一個;非異,不是兩個。沒有一、也沒有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不像這三界所有的眾生,見到這三界,有個三界;在佛的份上來講,沒有生死,也沒有三界。

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像這樣的事情,只有如來才能明見;如來才是真正的一個覺悟者,知道這一切的法,沒有錯謬。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因為所有的一切眾生,各有各性。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所謂「眾生」,不是單單人算眾生,所有一切有生命的,這都叫眾生。我們人,就有人性;不單有人性,又有佛性、菩薩性、聲聞性、緣覺性。這人裏邊,分出有聖人的性、凡夫的性,又有智慧的性、愚癡的性。

有的人說:「我是第一!」什麼第一?愚癡第一。有的人就說: 「我也是第一!」什麼第一?聰明第一。有的人又想:「一個聰明第一,一個愚癡第一,我做也不聰明、也不愚癡的第一!」各有第一,都不願意做第二。男人就 說:「男人是第一!」女人就說:「Lady first!(女士第一!)」這都是執著!這是眾生各有各性。再要說多一點,狗就有狗性,貓就有貓性,老鼠就願意鑽窟窿。

你看!所以今天我叫你們找那個報紙,找一找以前有幾個願意做畜 生的人;這個願意做鹿,那個就願意做鷹、做貓、做狗。果某說:「喔!看那個相片,他們願意做什麼的,果然就像那種畜生的樣子!」這是我在西方,聽見這特別 的新聞,人居然就願意做畜生!在中國也有的,有人會變蛇的;這個人太毒了,毒得太厲害,他就會變蛇。那麼這種種的性,是不定性,沒有一定的。你願意做蚊蟲 也可以的,一天到晚去喝人的血;你願意做鷹,一天到晚去吃其他畜生的肉。這是眾生有種種的性,各有各性。

種種欲:種種的欲。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欲望,有的人就有領袖 欲,有的人就有做官的欲,願意去做官去,有的人就有願意做學者的欲。有的人又有一種願意修行的欲,願意學佛法的欲;這個欲是可以的,你不要把它沒有了。好 像你們現在想來聽佛法,這都有聽佛法的欲。有的人願意到飯館子去吃一點中國的好菜,這叫飲食欲;有的人願意喝一點酒,這叫飲酒欲。甚至於這一些個迷迷糊糊 的人,就有願意吃毒藥的欲;為什麼願意吃毒藥呢?他迷迷糊糊地說這是不錯的;一吃,就覺得「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了!這都是一種欲!你看!有 這種種的欲。

種種行:就是你願意做這個,我就願意做那個。你願意學佛法,他 說那很笨!那個人去學音樂,你這學佛法的人就說:「那個人一點定力都沒有!」學音樂的人,給耳朵找一個好聽的東西,這叫縱耳朵的欲;去看電影的人,又給自 己眼睛找一個欲。種種憶想分別故:種種的回憶、想像,又種種分別,因為這種的緣故。

欲令生諸善根:佛想令這一切種種欲、種種性、種種行、種種憶想 分別的眾生,生諸善根。這善根怎麼生法?就要「作善」來生嘛!你作善,就生善根;作惡,就生惡根。什麼是作善?你不做土匪,這就是作善;做土匪的人: 「啊!不做土匪了!這我以後不去打劫人了!」這就是善了,你作善功德。善,就是幫助人,對人有好處,對人有利益,不是對自己有好處、對自己有利益。要對其 他人有利益、利益其他的人,這叫善根。

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以這種種的因緣、種種的譬喻、種種的言辭、種種的說法;所做的佛事,從久遠以來到現在,每一天、每一年、每一個月,都在作佛事,未曾在很短的時間停止過。

3.明未來益物(分二)
1.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 M2.釋須唱滅意
今M1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釋迦牟尼佛說是,「所作佛事,未曾暫廢」,所作的一切佛事,就是很短的時間也不停止,也不休息。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像前邊我所說的,我由成佛以來到現在,這個時間是非常久遠,又很大的。

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佛的壽命是沒有生滅的,所以到現在有無量無邊這麼多那由他阿僧祇劫了。佛仍常住在常寂光淨土,也不生,也不滅的。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你們這一些個好孩子!也就是這一些個大菩薩。要是說起我在以前行菩薩道的時候,所成的壽命,到現在還沒有完;比我前邊所說,我成佛以來那個數目更長、時間更加倍久。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我現在說是要滅度了,可是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不是真的滅度,這是方便說法。怎麼我要滅度了?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佛示現滅度,是用這種方便的法門,來教化一切的眾生。

2.釋須唱滅意(分二)
1.不滅有損 N2.唱滅有益
今N1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所以者何:怎麼我滅度,又說沒有滅度?沒有滅度,又說滅度了? 這是什麼道理呢?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佛本來是不生不滅的。假設佛久住在這個世界上,不入涅槃,那麼這沒有德行的人──就是沒有善根的人、 也就是業障重的人,他就不想種善根了。為什麼?他生出一種倚賴性,心想:「佛在這兒呢!我這個善根暫時先不種了!等慢慢的,我再種我這個善根!」他要等一 等了,不想即刻就種善根了。

所以佛要示現滅度,人一看,沒有所倚靠了,就要種善根了!這是很淺顯的一個道理。

講到這地方,想起我在東北的時候,皈依我的弟子有很多很多,我叫他們修行,他們也不修行。有的說要慢慢來,有的說現在沒有時間,等我離開東北之後,有人給我來信說:「某某人以前不修行,現在很用功修行了!」因為師父不在,他才修行;如果師父在,他還不修行。

我到了香港之後,也有一些個皈依弟子,可是修行也是馬馬虎虎 的。我離開香港,來到美國,這時候他們知道沒有師父是很困難的,所以這個也寫信希望我回去,那個也寫信希望我回去,我誰也都不理!人就是這麼樣子,你天天 若見著,他不覺得重要;你若見不著,他沒有法子,就覺得重要了。

所以佛不久住於世,就是因為這德薄之人不種善根。佛在世長了,他認為:種善根?慢慢地再種也不晚!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因為人不種善根,不供養三寶,所以他就會貧窮、會下賤!就貪著財、色、名、食、睡這五欲。

世界上的事情,就這麼奇怪,越沒有,他越貪;越有,他又要放下了。你看釋迦牟尼佛,這財、色、名、食、睡都具足,然後他都放下了。那一些個窮人,財、色、名、食、睡都不具足;不具足,他就要貪。

這種的境界,具足和不具足,有、沒有,這都是有一種業報的因 緣;你若沒有善根,也不做善事,你就不會得到好的果報。那要怎麼樣才能得到好的果報呢?你就要種善根、做善事,才能結這個善果,有好的果報。好像那一些個 窮困的人,越窮他就越貪;那些有錢的人,他就沒有那麼大的貪心。因為他有,所以他就不貪;要是有錢的他還貪,那就是等於窮人一樣。所以才說:

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
賢人不生氣,生氣是愚人;
富人不佔便宜,佔便宜是窮人。

善人,他不怨恨人;他若怨恨人,這就是惡人。聖賢的人很少生氣,就有生 氣,也不是真生氣,是一種隨這個境界,現出這種的樣子;生氣的人是什麼呢?就是愚人。富人,若真正富貴的人,他不歡喜佔便宜;歡喜佔便宜的,都是窮人;窮 人,他才想佔人家的便宜,他是利益自己的。沒有善根,所以他就貧窮下賤,就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貪色、聲、香、味、觸這五欲的境界。

入於憶想妄見網中:他因為貪著五欲,所以就總有一些個憶想。好像無論什麼事情或者什麼貴重的東西,他沒有得到的時候,就想要得到;已經得到了,他又怕失去。這種妄知妄見、這種憶想,也就好像網羅那麼樣子,把你真正智慧都給遮蓋住了。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這一切眾生,善根沒 有,貧窮下賤,他貪著五欲;如果見佛常在這個世界上,不入涅槃,他們就生出一種驕慢,很放肆,很不守規矩了;恣,就是不守規矩、放肆。因為佛不入滅,他們 天天能看見佛、時時能看見佛,就會生出一種厭煩懈怠的心來了。

好像你沒有到佛教講堂的時候,希望趕快去!趕快到佛教講堂去學 佛法!到這兒學了幾個月,或者一年、半年,就跑了!「學佛法是這樣子!沒有什麼意思!到外邊去,總自由!這地方,天天要聽經,起早貪黑的,太辛苦了!」沒 來的時候就歡喜來,來這兒學的時間一久,就生出一種厭怠了。厭,就不願意過這種生活了;怠,就懶惰了。或者初到這兒,很勤力的、很精進的,睡也比人家睡得 晚,起也比人起得早,聽經一定來聽,無論哪一堂課程,都是很精進的;時間一久,就生出一種懈怠來了。

不能生難遭之想:因為常常對著、常常在這兒學,不能生難得的 想:「我是不容易遇著這佛法!你看現在在西方,從來就沒有研究佛法的,我怎麼這麼幸運呢!我這麼年輕,就遇著這真正的佛法到西方的國家來了,這真是太難得 了!」甚至於也不吃飯、也不睡覺,一定要來學佛法。不單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這樣子,時時刻刻、年年月月都是這樣子,都是精進。「你說我要是死了, 我怎麼能學佛法呢?我現在沒有死,只要命在,我一定要學佛法!」要生這種不容易遭遇的想。

你看!你的父親、你的祖父、你的老祖父,往上數七代、八代以上,恐怕也都沒人學過佛法。你祖宗都不懂佛法,你們現在居然就懂了、學佛法了,這就叫超祖拔宗!

不要學了佛法,又當耳邊風,聽過去就沒有事了。好像「聰明乃是 陰騭助,陰騭引入聰明路;不行陰騭使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在講《楞嚴經》的時候,就講過;居然你們大家都不要了,給送回來!這樣子,未免把光陰都空 過了!所學的佛法,必須要每天溫習一遍。我以前學佛法,晚上睡不著覺,我就想:「喔!《楞嚴經》上,那時候都講的誰?講有個月光童子,他修什麼三摩地來 著?喔!修這『水光定』!他怎麼樣子啊?」就想一想。這過去學的想一想,今天新學的又想一想;這種雖然也是妄想,但是這種妄想是幫助法身慧命的,是往上走 的,是「君子上達」的。你若想一想:「我以前吸這個 Narijuana(安非他命),這個東西不錯!我現在再把它拿起來吸一吸!」這就入了魔的境界,又退回去了!所以不要有這種的妄想。以前做過的事情不對 的,現在一定要把它改了它;改了之後,就不要再做了,這才對呢!

你要對佛法生難遭難遇的想。尤其你們青年人,尤其是遇著一些個災難的人,更應該發出一種懇切至誠的心,生一種難遭難遇的想。這不單你超祖拔玄,比你祖父都更有善根,你恐怕一百個大劫、一千個大劫、一萬個大劫,也不容易遇著這佛法的。

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這個時間算不過來;你要知道,我們做人以 來,這個時間數也是算不過來的。我們做人,今生做人,來生做人,這和佛的做佛這種情形雖然不同,但是都大同小異的。雖然這麼長的時間,你沒遇著佛法;你們 現在想一想,這個世界上,遇著佛法的人多?是遇不著佛法的人多?你們算一算!就是佛教的國家,也有信天主教的,也有信耶穌教的,也不一定完全都懂得佛法。 是不是啊?你們想一想,有多少人懂佛法?在表面上好像是懂了,實際上,佛法的內容、道理,一點都不通;所以這佛法不容易遭遇的,要生出一種難遭難遇的這種 想。

恭敬之心:又要恭敬三寶。因為佛若久住於世,眾生就沒有這種難遭難遇的想了,也沒有恭敬心了。佛看見你們這一些個眾生現在都不恭敬了,就說:「我入涅槃了!」

有的人聽見做人和做佛一樣,也這麼長的時間,就生出一種歡喜 心,說:「這也不錯!我雖然沒有做佛,我做人也可以做這麼長;生生世世都做人,那我就不要成佛了,我就做人好了!吃一點好東西、穿一點好衣服、住個好房 子、買個好車、再買個好飛機,或者再有多的錢,將來科學發明能到月宮去,我到那地方去旅行一下,這也不錯的!」你這個主意雖然很聰明,可是沒有把握,靠不 住!

我雖然說你做這麼長時間人,這是大約說的;其實這麼長的時間 裏,你不單做人,一切的眾生,也都做過。你到過天上,見過天主;到過地府,見過地主;你又到過人間,見過人主。各處都去過!甚至於月宮,你早就去過了;不 過你去回來,又忘了!就好像你小時候做的什麼事情,長大時,有很多就忘了;你昨天做的事情,今天也就忘了!是不是有這個感覺呀?甚至於十二點鐘你所做的事 情,到一點鐘的時候就忘了。你看!是不是啊?今生的事情你都忘了,何況前生,你怎麼會不忘呢?

那麼佛呢?成佛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永遠都是不變的。做人, 隨時都會變的,變貓、變狗;變小蟲子,各處去爬;變鴿子,各處去飛!你若不相信,前幾天報紙登過,居然就有那麼多人願意做貓、做狗、做老虎、做獅子、做 鷹,做蛤蟆、老鼠,什麼都有願意做的!你看,他願意去做這一些個畜生!「一切唯心造」;你心裏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了。「那麼我心裏願意成神,會不會 成?」也會的!你願意做什麼都可以;你願意,就會達到你的目的。因為有這種道理,所以我們願意成佛,就會成佛的;你若不願意成佛,那就不成佛。所以我們做 人是很危險的,做佛是很平安的。你願意危險,你就做危險的事情;你願意平安,你就去做快樂平安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澄德 的頭像
    澄德

    福善書院

    澄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