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李翱                                                              一九八七年五月廿三日  

名翱,字習之,唐河北趙郡人,韓愈門人。不為師之思想所拘,以客觀採取佛學之精華。為朗州刺史時,訪藥山禪師,禪師於松下閱經,不理睬。李曰:「見面不如 聞名。」禪師曰:「何得貴耳賤目?」李問:「如何是道?」禪師向上一指,向下一指,曰:「雲在青天水在瓶。」李聞之,茅塞頓開,呈偈曰:「練得身體似鶴 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吾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後著復性書三篇,教人復性滅情,性即本心,情即煩惱。妙覺本心為煩惱所覆,智慧光明為情愛所障。譬如性如水,情如 沙,水因沙而混 。所謂「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贊曰

松下問道    示以無言    聞名見面    何說何傳
用耳代目    玄中之玄    水在瓶中    雲飛天邊

又說偈曰

明善復初悟本源    通權達變了循環
青出於藍為俊傑    紫超乎紅拜藥山
水清月現塵沙淨    性定情空煩惱蠲
摩訶般若波羅蜜    如是如是大自然

162.  白居易                                                       一九八七年五月廿九日

姓白,名居易,字樂天,唐山西太原人。發憤忘食,勤讀儒書。中進士,為尚書。文章精簡,詩平易解。為杭州太守時,訪鳥窠禪師,問:「如何是佛法大意?」禪 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易曰:「三歲兒童亦曉得。」禪師曰:「八十老翁行不得。」後於香山寺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捨錢三萬貫,繪極樂世界圖。 作偈:「極樂世界清淨土,無諸惡道及眾苦 ,願如我身老病者,同生無量壽佛國。」有戒殺詩云:「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晚年,口不離佛號,手不釋念 珠。年七十五卒,著白氏長慶集行世。

贊曰

樂天居易    進士高第    屢次晉陞    尚書聖意
就教鳥窠    佛法大意    諸惡莫作    謹記謹記

又說偈曰

聰明才智冠群倫    勤學發憤大詩人
香山居士修淨業    苦海有情慶往生
諸惡莫作歸依處    眾善奉行寶蓮登
極樂世界何處是    方寸無憂果自成

163.  呂洞賓                                                           一九八七年五月卅日

本姓李,唐陝西長安人,因避黃巢之亂,偕妻隱居陝西永樂山,築洞為室,有出入二口,故改姓為呂。更名為喦,字洞賓。妻亡,自稱純陽子。幼年讀書,過目成誦。十歲能文 ,十五習劍術。中進士,為縣令。後遇鍾離權,入終南山修道,為八仙之一。於宋代時,訪黃龍山晦堂禪師,問:「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中煮山川時如何?」禪師斥曰 :「你這守尸鬼。」呂曰:「只奈堂有不死藥否?」禪師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飛劍斬禪師不得,乃拜求指引,呈偈曰:「撇卻瓢囊捨卻琴,而今不煉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始悟從前錯用心。」

評曰

避難樂山    煉汞燒鉛    二口為呂    山石成岩
偶訪黃龍    飛劍不前    皈依三寶    億萬斯年

又說偈曰

修道煉丹養全真    去欲斷愛見主人
三花聚頂逍遙客    五氣朝元自在身
黃龍斥為守尸鬼    金獅吞下不老神
今日方覺執著病    始知從前錯用心

164.  范仲淹                                                           一九八七年六月五日

名仲淹,字希文,北宋江蘇吳縣人。幼孤家貧,事母至孝。讀書於長白山寺,偶見窖金,不動聲色,覆之不取。後貴時,對僧言此事,取金建寺。才高志遠,力學不 倦,以天下為己任,言:「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仁宗時為相,上十事疏,改革政治,惜被舊派反對,國之不幸。母卒,請僧誦功德經超荐, 孝心感應觀音助念,藉菩薩力,其母生天。因之,篤信佛教,好善樂施。置義田,濟族人 。捨新房為學舍,施舊宅為天平寺。臨終時,對家人云:「昨夢池中蓮華皆金色,我當歸矣!」寂然而逝,年六十三,諡為文正,後人稱為范文正公。

贊曰

忠貞為國    勤儉治家    修身有道    心腸菩薩
義田濟眾    仁政風發    宋代良臣    上品蓮華

又說偈曰

善修德本種蘭因    聰明穎悟超群倫
清貧不濫明操守    高貴廉潔了宿生
誠孝事母感天地    義田利人化含靈
正氣凜然顯剛直    眾生榜樣邦永寧

165.  歐陽修                                                           一九八七年六月六日

姓歐陽,名修,字永叔,北宋江西吉安人。幼年喪父,家貧如洗,母教有方,荻沙認字。博覽群經,進士甲科,文章冠天下,詩詞皆上乘。推崇韓愈,擁護孔孟,誹 謗佛教,目為異端,為國大患。仁宗貶於滁州,官聲清廉,愛民如子。後訪廬山圓通禪師,蒙慈悲開示佛理,肅然心服。晚年信佛,自稱六一居士,即藏書一萬卷, 集古錄一千卷,琴一把,棋一局,酒一壺,與一老人。臨終時,尚讀華嚴經,至第八卷華藏世界品時,安詳而逝,年六十五 ,諡為文忠,撰新唐史及五代史,流傳於世。

贊曰

出身清貧    和藹謙恭    承母良教    文俊武忠
拜訪廬山    折服由衷    棄儒就佛    青青柏松

又說偈曰

青出於藍勝於藍    始謗終信絕妙玄
文章蓋世鬼神敬    才氣沖天人我宣
醉翁亭上吞日月    滕王閣裏品山川
歐陽永叔照千古    儒門佛教好英賢

166.  司馬光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二日

姓司馬,名光,字君實。北宋河南夏縣人。一生忠孝,恭儉正直。仁宗時為相,忠君愛國,封為溫國公,思想古老。神宗時,於洛陽撰「資治通鑑」。以歷代治亂興 亡為借鏡,除政治得失之外,他事不錄。與司馬遷齊名,稱前後兩司馬。哲宗時,復為宰相。新法為民,害者盡除之。惜八閱月而卒,諡為文正。終身真言實語不妄 語,居家不欺親,為國不欺君,仰不欺天,俯不欺地,正人君子也。每逢十月下元節,就寺齋僧誦經,超荐祖先,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之風。

贊曰

以石擊缸    救淹溺郎    人以為奇    我說平常
本有智慧    不假商量    儼然宰相    兒童之光

又說偈曰

三歲看大七知老    政治學問人稱好
忠君愛國無雙士    真言實語有獨覺
資治通鑑良策訓    溫公司馬善書寶
齋僧布道修福慧    般若花開早早早

167.  王安石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三日

名安石,字介甫,北宋江西臨川人,雖有政治天才,惜意氣用事。受范仲淹十事疏之啟示,倡變法救國。神宗時入相,發揮抱負,大刀闊斧,推行新政。封為荊國 公。某日,問佛慧禪師:「拈華示眾,出於何經?」 禪師曰:「不詳。」石曰:「今於翰苑,偶見大梵王問佛決疑經中見之,此經紀載帝王問佛事,故大藏經不錄。」為相八年,新法求成過急,用人不當,弊病百出, 反而傷民,引退居金陵,閉門思過。一日,遇克文禪師,談經論道,志趣相投,施宅為報寧寺,請禪師為首任住持。後聞新法被廢,憂憤而卒,年六十六,著有臨川 集行世。

評曰

雖有智慧    而無丕基    家存良工    惜缺利器
變法維新    青苗不接    大勢已去    人皆吁嗟

又說偈曰

識時務者為俊傑    獨斷擅權徒自歇
好高騖遠求名利    虛榮誇張失和諧
私淑蔡京誤君國    忠義賢臣放外多
一人鹵莽萬人恨    百姓熬煎哭娘爺

168.  文彥博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九日

名彥博,字寬夫,北宋山西介休人。儀容俊朗,和藹可親。行事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立朝公正,忠心耿耿,歷仁英神哲四朝,出將入相五十年,名震四夷,世稱賢 相,封為潞國公。晚年信佛,棲心安養。發願曰:「願我常精進,勤修一切善;願我了心宗,廣度諸含識。」成立淨土會,參加者,多為士大夫,盛況空前,古今無 二。念佛法門,人人可修。但行不學,十修九到;若學不行,十無一到;行學兩全,十修十到 。真實不虛,純圓獨妙。哲宗十歲,受業於程伊川,帝畏之。博年九十,對帝畢恭畢敬,殿試進士,終日立。帝曰:「太師可休息。」仍不就坐。年九十二卒,諡為 忠烈。

贊曰

儀態修偉    行為謙恭    純忠純正    允武允文
功蓋天地    德被蒸民    古今無有    不亞聖人

又說偈曰

乘願再來化娑婆    豈畏艱苦與折磨
治國安邦平天下    修身齊家度邪魔
造福人群利萬物    棲心淨業念彌陀
九十高齡歸來去    蓮華朵朵蜜多羅

169.  蘇東坡                                                           一九八七年六月廿日

名軾,字子瞻,北宋四川眉山人。生於書香門第,進士出身,曾為翰林大學士。文詩之美,膾炙人口。滿腹經綸,但不得志。被貶於黃州,建室於東坡,自稱東坡居 士。三遊廬山,其詩有「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之句。與佛印禪師為友,緇素之交,傳為佳話。某日,寫一偈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 不動,端坐紫金蓮。」(八風者,即:稱譏苦樂利衰毀譽)。自認開悟偈,派人呈送禪師印證,不料被批四字,坡一見大怒,謂豈有此理!即時過江。禪師笑曰: 「蘇學士!既然八風吹不動,為何一屁蹦過江?」坡愧無定力,垂頭而退。年六十六卒,著東坡文集行世。

評曰

說食數寶    聽來甚好    難以充飢    貧窮潦倒
自命不凡    皇天不保    雖有聲名    成就極少

又說偈曰

通今博古一文人    言高氣傲怨鬼神
八風不動口頭語    四字難忍腹中瞋
當面考驗闖不過    垂首返回自在門
東坡居士多風雅    活潑幽默佛印云

170.  黃山谷                                                        一九八七年六月廿六日

名庭堅,字魯直。北宋江西修水人,喜愛山谷寺之林泉幽雅,自稱山谷居士。母病辭官,侍奉左右,親嚐湯藥,為孝子也。詩詞浪漫,被某禪師規勸曰:「汝之詩 詞,令人生非非想,將受果報,必墮地獄。」知悔不復輕佻,改寫放生詩。後參黃龍晦堂禪師多年,見僧多悟,而自不悟,頗出怨言,謂「重僧輕俗」。禪師默然。 值秋桂花盛開,滿寺院芬芳,香氣撲鼻。是時,居士進寺。禪師曰:「黃居士!嗅香否?」居士嗅之,忽然而悟。遂呈偈曰:「說是還家未到家,水邊林下舊生涯, 昨夜月明雲散後,西風一樹木樨香。」年六十一卒。著山谷詩集行世。

贊曰

山谷幽香    源遠流芳    錯生濁世    行為荒唐
迷途知返    桂花飄香    觸鼻開悟    不再徜徉

又說偈曰

大孝天下眾仰瞻    辭官侍親黃庭堅
文章風雅含稚氣    行為瀟灑帶幽香
禪師金石震迷夢    晦堂訓導返故莊
來來去去何時了    現前即是自承當

171.  張商英                                                       一九八七年六月廿七日

名商英,字天覺。北宋四川新津人。奉旨於五台山祈雨,睹見聖燈無量無盡,繼續出現,自稱無盡居士。初不識佛法,遊寺見佛經莊嚴。自思:「胡人之書,如是莊 嚴;聖人之書,反而不及。」欲學韓歐闢佛,擬寫無佛論。提筆沉思,莫措一詞。其妻曰:「既然無佛,有何可論?」後於友人處,偶閱維摩詰經,覺經義絕妙,豁 然省悟,生懺悔心。發願曰:「盡形壽弘揚佛法。」特著 「護佛論」,載於大藏經。宋徽宗時為相,諫帝過而罷官。倡念金剛經。文章俊秀,心地善良,慈悲為懷,方便為門,有求必應,菩薩心腸。敬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圖讚序,真跡傳世。

贊曰

峨嵋鍾靈    四川毓秀    賢者輩出    將相無垢
天覺奇才    始謗終就    受持金剛    鮮出其右

又說偈曰

逆境由來造英雄    始謗終信數不窮
退之諫迎舍利表    永叔倡導仲尼名
居士欲作無佛論    夫人開示有何云
因緣會遇演妙法    實相離相甘露湧

172.  曾鞏                                                              一九八七年七月三日

名鞏,字子固,北宋江西南豐人。其母信佛,四事供養青草堂和尚,和尚感其恩曰:「老僧願與夫人作子。」某日,和尚見宰相告老還鄉,光榮退休,生一念羨慕 心,不久圓寂(年九十),即生曾家。鞏誕生時,母憶前言,遣人視之,和尚端坐而化。鞏生而穎慧,雍容華貴。十三歲時,即有文名,早登科第。議論淳正,忠厚 廉潔,官至相位。一日,宋神宗問:「王安石為人如何?」對曰:「勇於有為,吝於改過。」可謂識人之評語。世人稱為曾魯公。江西山明水秀,文人輩出。

贊曰

草堂和尚    一念虛榮    生檀越家    志欲附龍
六道輪迴    生死無窮    看破放下    望曾魯公

又說偈曰

改頭換面忘前塵    千變萬化人復人
只因一念貪富貴    流浪百劫失純真
清淨無為好自在    壯烈有志誤此身
物極必反君忍耐    逍遙快樂莫外尋

173.  宋濂                                                              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

名濂,字景濂,明代浙江金華人。其母夜夢僧,手書華嚴經,謂:「吾乃永明延壽,欲假一室,以終此卷。」醒濂誕生。眉目清秀,英敏強記,一目十行,學問淵博,精於內外典,為一代經師。淡泊名利,元代不官。嘗曰:「良禽擇木而棲, 忠臣擇主而事。」後與劉基同事明太祖,基參與軍中謀議,濂則襄助文書。狀貌豐偉,美髯拂胸,有長者風,令人肅然起敬。奉詔撰元史,著有「母子愛」短文等流通於世。晚年因胡案,外遣邊疆,卒於途。

贊曰

明朝宋濂    既忠且賢    永明借室    敬書華嚴
孝親愛國    為官不貪    佛教翹楚    救眾倒懸

又說偈曰

出世入世化坤乾    既賢而聖覺三千
弘揚華嚴示方便    闡明忠孝立經權
長者高風儀百世    古德亮節流萬年
因果循環演大教    永明善繼壽綿綿

174.  曹子建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

名植,字子建,曹操之四子。十歲能文,妙筆生花,文不加點,為一代文豪也。幼年陪母誦經,久之,會入妙理,遂信佛。值陽春之際,率眾欣賞魚山風光,忽聞空 中有梵音,幽雅悅耳,眾皆聞之,植悟其妙,靈感湧至,以七音譜出魚山梵唄,即今寺院所唱讚也。植有才高八斗文華,天馬行空豪放,為其兄曹丕(魏文帝)所 嫉,迫七步成詩,否則誅。植不加思索,即成其詩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受感動,貶於外地,含憂而卒,年四十一。有銅 雀臺賦及洛神賦等行世。

贊曰

修慧無福    折磨痛苦    兄迫吟詩    豆萁泣釜
同根相煎    互為荼毒    親屬同胞    斬斷手足

又說偈曰

天賦才智超群倫    空中梵唄少知音
七步成詩曹子建    百劫相好釋迦文
自古聰明多夭壽    而今愚蠢寡遠親
至道無情法如是    造業受報莫外尋

175.  蕭昭明                                                       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一日

姓蕭,名統,字德施,梁武帝之太子。天性仁孝,行為正直,資質明敏,喜愛文學,得力於劉勰(文心雕龍作者)。勰於佛教始謗終信,後出家為慧地法師。太子受 其父熏染,篤信佛教,喜誦金剛經,將該經分為三十二分。一生精力,集中於古今文學,蒐集秦漢至齊梁之詩文,編成文選,後人稱為「昭明文選」。古今總匯,以是書為弁冕,為後世作文學之準繩。惜年三十一卒,諡為昭明。蕭氏文學造詣頗深,對宮體文有所創作。

贊曰

生富貴家    創文學選    天賦慧根    法門丕顯
文流後世    德垂綿遠    未來諸佛    不增不減

又說偈曰

宿願克遂入王宮    名利未泯西復東
執著文學創詩選    流連辭賦崇雕龍
昭明解脫應無住    儒士高雅莫厭貧
現身說法君識否    改惡從善勿攏統

176.  唐宣宗                                                        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二日

姓李,名忱。憲宗子,武宗叔,為避武宗之害,投寺為沙彌。一日,同黃蘗禪師觀瀑,禪師作詩曰:「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沙彌續曰:「溪澗豈能 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禪師知彼非池中物。沙彌見禪師禮佛,乃問曰:「不著於佛,不著於法,不著於眾,禪師禮佛,當何所求?」禪師曰:「為禮佛而禮 佛。」又問:「用禮何為?」禪師不語,迎面一掌。沙彌不悟,發瞋曰:「太粗生!」禪師曰:「此是何所在,說粗說細。」又摑幾掌,打得沙彌莫名其妙。後武宗 崩,還俗為帝,裴休為相,佛法大興。

贊曰

貴為皇族    異果成熟    避難出家    作法門徒
大海波濤    自性糊塗    棒喝不悟    定力未足

又說偈曰

出世入世雖殊途    法爾如是豈怪乎
忽然而天享勝福    旋往地獄不知足
黃蘗慈心無用處    沙彌俗念有餘毒
輪迴六道任君去    再作帝王展鴻圖

177.  清世祖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日

姓愛新覺羅,譯為金部族。名福臨,六歲入關稱帝,年號順治。吳三桂向清借兵,攻打李自成,其叔多爾袞率兵佔領北京,大明亡矣。順治二十四歲時,乃對玉琳國 師言:「朕思釋迦如來捨王室而成正覺;達摩初祖棄王位而成祖師,朕欲效之。」故在讚僧詩中云:「脫卻龍袍換袈裟,只恨當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流 落帝王家?」在位十八年而失蹤。據說於五臺山出家,史無記載。其子康熙帝,三訪五臺,遇其父,假名八乂和尚,而不識,惜哉!所謂「出家者乃大丈夫事,非將 相所能為也。」

贊曰

夢中富貴    鏡中榮華    迷途忘返    遠離本家
一旦覺悟    敝屣天下    志在西歸    披紫袈裟

又說偈曰

面南背北眾星拱    一呼百諾兆民瞻
十八年來憂國事    萬千劫去上寶蓮
五臺高登法王座    九華湧出甘露泉
諦觀如是若夢幻    看破放下莫強求

178.  周昭王                                                          一九八七年九月三日

姓姬,名瑕。周武王之曾孫,即西周第四代之王。時王室漸衰,諸侯異志,故王南巡漢水,荊人以膠舟濟之,行至中流,膠溶舟解,王溺於水中,在位五十一年,諡 曰昭。於周書異記中記載釋迦牟尼佛誕生之日 。內云:「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一二八年)四月初八日,平旦時,暴風忽起,宮殿人舍,咸悉震動,夜有五色光氣,入貫太微,遍於十方,盡作青紅色。王問太 史蘇由曰:『是何祥也?』對曰:『西方有大聖人降生。』王又問:『於天下如何?』對曰:『此時無他,千年後,聲教被及此土。』王命刻石記之,埋於南郊天祠 前。」果至漢明帝時,佛法東來,恰千餘年矣。

贊曰

文武周公    德被蒸民    昭王即位    王室凋零
南巡楚國    不幸喪傾    未慎於始    遺害於終

又說偈曰

三分天下二歸心    以服事殷仍恪遵
天命無親德是輔    聖言有量道為公
姒氏貞範宮人敬    太王古訓萬民欽
唐虞揖讓稱盛世    四海謳歌慶昇平

179.  秦始皇                                                           一九八七年九月四日

姓嬴名政,專制獨裁暴君也。併吞六國,統一華夏,李斯為相,實施中央集權政治,廢封建,立郡縣。自謂功蓋三皇,德過五帝,稱始皇帝。焚書坑儒,愚民奴役。 築長城,禦胡人。建阿房宮,覆壓三百餘里,勞民傷財,苦不堪言。鎔鐵器,鑄銅人。強改文字、衣服、車軌、度量衡等,全國一致。橫征暴斂,民不聊生,建立空 前大帝國。是時,天竺阿育王派遣沙門室利防等十八人,來震旦宣傳佛教,帝以其異服囚之,夜有丈六金神,破戶出之,帝驚,稽首悔謝,以厚禮送之。

評曰


好大喜功    戰爭屢興    專制獨裁    吞六國兵 
縱橫狂妄    自誇逞能    五帝三皇    不願並行

又說偈曰

暴虐無道一梟雄    虎首人身怪妖精
食盡世人留白骨    斬絕蒼生染血腥
萬里長城弔古蹟    千劫巨坑恨難平
嬴秦勢力今何往    且去日本問漁翁

180.  漢明帝                                                          一九八七年九月五日  

姓劉名莊,東漢光武太子。即位後,尊重儒術,行養老禮。於永平七年(公元六五年),帝夢金人,身高丈六,項佩日輪,光芒四射,金色燦爛,飛行於殿。帝醒為 奇,翌晨問太史傅毅曰:「何兆也?」對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即佛也。」於是派遣蔡愔等十八人西訪,至大月氏國,遇迦葉摩騰及竺法蘭二聖 僧,持佛像、舍利、貝葉經東來,迎至洛陽。帝悅之,建白馬寺為二聖僧譯經場。譯四十二章經,乃中國第一部佛教經典,修持者奉為法寶。八十年後,安世高法師 至洛陽,譯經弘教,教化大興,民間信仰日增。隋唐時,佛教因人而施,八宗教義,並行發展。

贊曰

佛法東來    始漢明帝    夜夢金人    問是何意
西方有神    普渡大地    請速迎接    同舟共濟

又說偈曰

漢朝機緣已成熟    大教東來指迷途
無量眾生獲甘露    萬千善信飲醍醐
男女勤修習百法    沙門抖擻解三毒
蔡愔功勞難窮盡    天長地久皆歡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澄德 的頭像
    澄德

    福善書院

    澄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