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上 注解六(第四三頁至第四七頁)
南無未來賢劫無量諸佛。南無彌勒佛。南無凈身佛。南無華光佛。南無華足佛。南無光明佛。南無華足佛。[307]南無名相佛。南無閻浮那提金光佛。南無法明佛。南無寶明佛。南無普明佛。南無普相佛。南無普光佛。南無山海慧佛。南無自[308]在通王佛。南無神變自在王佛。[309]南無寶莊嚴佛。南無弗沙佛。[310]南無百億自在燈[311]王佛。南無寶相佛。南無喜見佛。南無二萬光相莊嚴王佛。南無三萬同號普德佛。南無雲雷音王佛。南無四萬八千定光佛。[312]南無寶月王佛。南無離垢光佛。南無妙色佛。南無妙色光明佛。南無破一切眾難佛。[313]南 無眾香佛。南無眾聲佛。南無十千光明莊嚴佛。南無八十億莊嚴光明佛。南無寶華莊嚴佛。南無上首德王佛。南無紫金光明佛。南無五百授記華光佛。南無那羅延不 壞佛。南無好華莊嚴佛。南無金剛定自在佛。南無未來一佛十佛百佛千佛萬佛。能除無量劫以來生死重罪。南無一億十億百億千億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無量阿僧祇佛。 若人聞是未來無量阿僧祇佛名。是人四十[314]萬劫不墮地獄苦 是故今敬禮。
若人因禮拜 未來諸佛名 三障[315]及五逆
唯除一闡提 悉皆得除滅 安住佛法中
得見無量佛 常得聞正法 是故今敬禮
若人因禮拜 三世十方佛 滅除過去罪
未來及現在 所造十惡業 今現得除滅
未來見佛性 是故諦信之 書寫誦讀經
世世所生處 不生惡邪見[316] 常正得解脫
不生在邊地[317] 不生在惡國 不見惡國王
四億萬劫中 不墮地獄苦 是故今敬禮
滅除十惡業 得大陀羅尼
說是未來諸佛名時。五萬菩薩住不退地[318]。七百比丘尼得阿羅漢道。六十二億諸天人民得法眼淨。
南無總持大陀羅尼[319]。十二部經[320]。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那。憂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321]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達摩。憂波提舍。所有大藏[322]。諸波羅蜜[323]。若人聞是。十二部經。諸波羅蜜。讃誦禮拜。信樂[324]受持。是人二十萬劫中。不墮地獄苦。得宿命智[325]。是故今敬禮。
說是十二部經名時。八萬五千菩薩得金剛三昧[326]。十億聲聞發大乘心。十千比丘比丘尼得羅漢道。無量天人得法眼淨。
[307]藏文此處有南無華足佛。足即圓滿之義。原文見後。
[308]原文為南無目在通王佛,目:疑為自。
[309]原文此處為南無目在通王佛,藏文為南無神變自在王佛,并列刊出。
[310]藏文為南無上士佛。弗沙佛,見前注。
[311]燈:原文為登。
[312]藏文為南無四萬八千不動定光佛。
[313]藏文為南無破一切障礙佛。
[314]四十:原文為十四。
[315] 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如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是;業障,如五逆十惡等之業是;報障,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是。眾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開悟佛道。
[316] 邪見:1.五見使中,撥無因果之見叫做邪見。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見都可叫做邪見。
[317] 邊地:邊隅之地。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邊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宮,往生到那裡的人,五百歲間不得見聞三寶。
[318] 不退地:不退失其地位的意思。
[319] 大陀羅尼:佛陀之咒語,云為陀羅尼。其中咒語多者,云為大。又美其功德。云為大。
[320]十 二部經名釋:依丁氏辭典,據智度論三十三之說:一修多羅,此云契經,經典中直說法義之長行文也。契經者,尤言契於理契於機之經典。二祇夜,譯作應頌,又作 重頌,應於前長行之文重宣其義者即頌也。凡定字句之文體,謂為頌。三伽陀,譯作諷頌又作孤起頌。不依長行,直作偈頌之句者。如法句經是也。四尼陀那,此譯 因緣。經中說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因緣之處。如諸經之序品即因緣經也。五伊帝目多,此譯本事。佛說弟子過去因緣之經文。如法華經中藥王菩薩本事品是 也。六闍多伽,此譯本生。佛說自身過去世因緣之經文也。七阿浮達摩,新云阿昆達磨,此譯未曾有。記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之經文也。八阿波陀那,此譯譬喻。 經中譬喻之處也。九優婆提捨,此譯論義。以法理論義問答之經文也。十優陀那,此譯自說。無問者佛自說之經文。如阿彌陀經是也。
十一毗佛略,此譯方廣,說方正廣大之真理之經文也。十二和伽羅,此譯授記。於菩薩授成佛之記之經文也。此十二部中,修多羅與祇夜及伽陀三者,為經文之體裁。餘九都從其經文所載之別事而立名。
[321]原文為:伊帝曰多伽,黃懺華的《佛學概論》中,音譯為伊帝目多伽,與本經譯音類似,故而采用此種譯音。
[322] 大藏:大藏經之略稱。將佛教的經、律、論三藏,及歷代後賢著作,彙集成為完整的典籍,名之為大藏經,或一切經,簡稱藏經。
[323] 諸波羅蜜:布施持戒等之六波羅蜜十波羅蜜。又作波羅蜜多。譯言究竟,到彼岸,度無極,又單譯曰度。以名菩薩之大行者,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名度無極。
[324] 信樂:確信和愛樂。
[325] 宿命智:知宿命之智也。宿命:宿世的生命。佛說世人在過去世都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餓鬼與畜生,輾轉輪迴,能知宿命者,謂之宿命通。
[326] 金剛三昧:又名金剛定。即菩薩於最後位時,斷除最後一切最細微之煩惱而得的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