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二)翳帝夷帝

【釋】翳帝。破魔經。遮帝。翻「解脫」。夷帝。破魔經。育帝。翻「精勤」。四。明守護東方界神。

【頌】解脫精勤護十方  三災八難免害傷

      世界清平民安樂  同脩共證菩提堂

【解】翳帝翻解脫,夷帝翻精進。這是護法菩薩來護持道場。所以說「解脫精勤護十方:護持十方道場

三災八難免害傷:三災是水火風,八難是佛前佛後難,北俱盧洲難(北俱盧洲不聞佛法),世智辯聰難,盲聾啞難,地獄難,餓鬼難,畜生難,長壽天難。

世界清平民安樂:世界若是清平,老百姓就得到安樂。

同脩共證菩提堂:大家同脩共登菩提覺道

 

(一八三)母陀囉

【譯】諸佛印咒

【釋】母陀囉。翻「印」。智印也。空智經。又翻「妙音成就」。

【頌】智印三昧定中王  妙音成就大道場

      衆生心中各俱足  虔誠求之自放光 

【解】母陀囉,翻譯印。

智印三昧定中王:智印三昧堪稱定中之王。

「妙音成就大道場」:又翻譯妙音,成就建立大道場。

衆生心中各俱足:每一衆生都具足智印三昧

虔誠求之自放光:凡是人脩行,如果有誠心,一定會有感應,一定會放大光明。

 

(一八四)羯拏

【釋】羯拏。即羯磨。翻云「作法辦事」。五。明守護北方界神。斯悉金剛上師毗盧心中。流出三十七聖百億神王。亦即金剛藏王菩薩。化身八萬四千徒衆眷屬也。

【頌】作法辦事智慧豐  維護北方界神明

      金剛毗盧心所現  依教脩行不減增

【解】羯拏,翻譯作法辦事,又叫懺磨,即悔過的意思。我們造了罪業要知改悔,若是不知道改悔,過失便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深且厚。所以古人說「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罪衍」。有過,只要能改就沒有了。倘若掩飾自己的罪過,以爲人不知道,就把它蓋起來。這樣便罪上加罪,過上增過。爲什麽呢?本來罪業能改過,當衆懺悔,是一種大丈夫的行爲。所以說「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人皆見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之過錯,如同日月蝕一樣,人人都能看到。等他把過改了的時候,人人都仰望他,讚歎他。所以古人又說「過則勿憚改」,有過不要怕改。你怕改,怕人知道,就加上一個窩藏遮蓋的罪過。本來只有一個罪,再加上一個存心遮蓋,就變成兩個罪,你繼續遮蓋,變成無量數。所以我們無論犯什麽過錯,應該即時就改!不可拖延。以孔老夫子那樣的道德學問,他還要寡過,寡少他的過錯。我們一般愚癡的衆生,怎麽能沒有過呢?懺磨就是悔過,就是懺悔。所以善知識作法辦事,作羯磨法、懺悔的法,辦好了悔過的事情。有大智慧的人,才能辦理懺悔的事情。所以說「作法辦事智慧豐」。

「維護北方界神明」:這是一種羯磨的神衆,北方羯磨部專門管人懺悔的問題。金剛菩薩維護北方羯磨的神衆。

「金剛毗盧心所現」:這個護法金剛就是金剛上師,就是脩涅槃法的,毗盧中心所流出的八萬四千金剛菩薩,這些菩薩都顯現出來。

「依教脩行不減增」:你要依照這種法門去脩行,那麽菩提只有增沒有減。這是羯磨的因緣。

說到悔過自新,造罪不要遮蓋著,認爲人不知道。人當然不知道,可是佛菩薩和一切護法善神都知道的。你瞞了人,瞞不了佛,瞞不了菩薩,瞞不了護法善神。護法善神知道你虛僞騙人,他絕對不保護你。爲什麽護法離你遠遠的?就因爲你這一種造罪業的臭氣太厲害,護法善神不敢接近你,所以無論做什麽事情也沒有感應,也沒有成就。咱們脩行的人,「舉動行爲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出家人中,比丘不可以罵比丘。那麽,可以罵比丘尼啦?也不可以。比丘惡口罵人將來都會墮地獄的。比丘沒有資格來罵比丘,也沒有資格罵比丘尼。凡是嗔心罵人都會造罪業的。不但比丘、比丘尼不可以罵人,在家人也不可以罵人。隨便罵人就犯了惡口戒。犯惡口便是三業不清淨。

 

(一八五)娑鞞囉懺

釋】娑下。總結求證。娑鞞囉。一。悉羯羅。云「身禮懺」。二。娑婆啉。云「口請悔」。三。婆娑提。云「心求淨」。懺者。一。懺磨。翻「悔過」。二。叉磨。翻「忍伏」。

【頌】求證懺悔身口意  三業清淨無瑕疵

      持戒精嚴如滿月  刹那感應超十地

【解】娑鞞囉懺就是總結前邊所說的咒文,到這兒來總結一下,總結求證明。所以說「求證懺悔身口意:無論脩什麽妙法,如果身口業三業不清淨,便不會有成就。就是最有靈感的大悲咒,你脩它,也不靈了。爲什麽呢?因爲身口意三業不清淨。所以要懺悔,令身沒有殺盜淫,乃至在你的意念裡也沒殺念、盜念、淫念。口裡也不要說殺生的話,教人偷盜的話,或是叫人姦淫的話。要把身口意都懺悔清淨了。

三業清淨無瑕疵:什麽叫清淨?就是連一念也沒有。身沒有殺盜淫,口沒有惡口、妄言、兩舌、綺語。惡口就是罵人,妄言就是說假話,兩舌就是挑撥離間,綺語就是一些不清淨、不合理的染污話、無義語。心裡的貪嗔癡也沒有了。這叫三業清淨無瑕疵。好像美玉無暇,一點毛病也沒有。

持戒精嚴如滿月:什麽叫精嚴精就是最細微最細小的過也不犯。嚴是特別注意,絲毫不犯。如果跑到廚房去充殻子,以爲這沒有什麽關係,其實這都是犯戒的。你自己不脩行,叫旁人也不脩行。自己不用功,不持戒,影響到旁人也犯戒。這就是持戒不精嚴的地方。持戒要精嚴得像一輪滿月,圓滿無缺。現在自己不脩行,墮落,也要去拉旁人跟著墮落。這樣不僅沒有月,連月的影子也沒有了!若能持戒清淨如滿月,這時候「刹那感應超十地:很快的,在很短的期間,便有大的感應。頓超十地無難事。

我們各位要深深地體會,出家這麽久,有的三年,五年,有的十年,在這個時間裡反省一下,是造的罪業多?還是脩行多?算一算自己的流水帳。各位要知道,凡是道場裡頭都有魔。這個魔不是說從天上來的,或是從地上來的,或是從人那裡來的,而是從你們自己心裡來的。一個人心裡不正當,沒有真正的智慧,而專做愚癡事給旁人麻煩,擾亂他人脩行,這都叫魔。這個魔往往人都不認識,但是每一個地方都有。譬如在道場裡頭,好像去聽法,坐在那個地方,總是坐不安、站不穩、手也要動彈,腳也要動彈。頭也要晃晃、搖搖擺擺。坐著聽法總覺得不舒服,尤其心裡總要發脾氣。這就是業障,自己的德行不夠,所以聽法時無明也來,睡神也來了。總而言之,求法的心一點也沒有,勉強來聽法,卻存著一種貢高我慢的思想。認爲我講的比你好,爲什麽還要聽你說法。有這種思想還能脩什麽法?被自己的業障完全遮蓋住了這種人天生有罪,所以對大乘經典格格不入。無論怎麽樣說,他也不懂的。

 

(一八六)掘梵都

【釋】掘梵都。即薄伽伐帝。「佛世尊」也。

【頌】諸佛世尊大慈悲  方便權巧度輪迴

      舍邪歸正恒精進  始知來者之可追

【解】掘梵都翻譯爲佛,如來,或世尊。所以說「諸佛世尊大慈悲:佛是最慈悲的,不記衆生過。你有什麽過錯,他都原諒你,只要你改過就可以。

方便權巧度輪迴:佛用種種方便,種種勸巧的法門度衆生。你喜歡吃甜的,便給你一點糖吃。喜歡吃辣的,便給你一點辣吃。酸甜苦辣咸,你喜歡什麽,就給你什麽,令你心裡很高興。然後他再給你說佛法,令你明白這世間是無常的。

舍邪歸正恒精進:衆生一向都是不守規矩、邪知邪見。現在既明白了,就舍邪歸正。恒精進就是常脩行,常精進。

始知來者之可追:才知道以往是走錯了,現在要恒精進,將來還可以有成就,還可以脩成佛。

 

(一八七)印兔那麼麼寫

【釋】印兔那者。亦云鬱多摩。翻「印可。明證」。麽麽。翻「我」。或磨磨迦羅。秦言「我所作者」。寫云兮兮。或誐希。翻云「空盡境也」。謂所作法。盡皆成就歸於空無。下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般若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頌】印可證明我所爲  光陰空過難再追

      從此謹慎脩聖道  恪尊戒律守清規

【解】印兔那翻譯印可、明證或證明。麽麽是我或我所爲。我所行所作,諸佛菩薩都給我證明。我做好的事情,諸佛菩薩給我印證。我做不好的事情,諸佛菩薩則歎息。我們一舉一動都要守規矩,不要讓光陰空過。「光陰空過難再追:過去的便不能再把它找回來。所以要「從此謹慎脩聖道:從今天開始我們謹謹慎慎很小心地來脩這個聖人所脩的道。脩聖人所脩的道要怎麽樣呢?

恪尊戒律守清規:要很恭敬地遵守戒律,遵守佛清淨的規矩。

 


第二會  釋尊應化會

十方無盡常住聖 一切護法大明燈
折攝二門巧施度 金剛密跡化衆生

(一八八)烏合牛

【譯】烏合牛 者,警覺一切。

【釋】烏合牛 者,觀音咒經,烏合牛 當唵。尊勝咒經:唵,或嗚吽。如意咒經:烏唵作唵,虎合牛 作吽。護國經:唵是遮那如來,置頂上放白毫光。般若理趣釋:唵字三身義,無見頂相義,本不生義,如來毫相功德義。文殊品:唵者覺悟義,覺悟三乘一乘四聖法故。諸咒部:唵是引生義,謂三身如來,五字佛母,引生一切功德法門也。教王經:唵是毗盧字種,吽是阿閦字種。施食經:吽者,警策義,降魔義,出生義,擁護義,除災義,詳如略出念誦。

【頌】毗盧頂上白毫光 發聾振聵驚癡氓

一切含識皆覺悟 趣向無等菩提場

【解】這是楞嚴咒的第二會,第一句烏合牛 ,就是那個「唵」字;烏合牛 就是那個「吽」字。這個「唵」字意思是很多的,有這個引生義,引生一切的功德;有降伏義,降伏一切的天魔外道;擁護義,擁護一切的正法;有三身義,這個法身、報身、化身都具足。

所以一念這個「唵」字的時候,鬼神聽見這個字,都要合掌恭敬,就都要聽這種的命令;誰若不聽的話,那就會受懲罰。所以這個「唵」字也就好像皇帝的詔書一樣,這文武百官見了詔書來了,都要跪那個地方,迎接這個詔書,迎接這個聖旨。你念這個「唵」字也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唵」字,這是一種功德的成就。你有了脩行、有功德,念這個「唵」字,就非常有感應。若沒有功德的,你念什麽也沒有功效。所以脩行最要緊就是要有功德,要有道德;道德不夠,你脩什麽法,譬如這個法最靈,最快就成功了,可是你沒有功德,你用這個法,會招來飛災橫禍。爲什麽呢?就是那護法善神不佩服你。不佩服你,你誦這個咒想支配他,他就不受支配。所以我們脩道根本的條件,就要注重道德,注重品德,注重這個思想要有慈悲喜捨之心。

這第一句偈頌說的「毗盧頂上白毫光」:這毗盧頂有一種白毫光,這白毫光的光中又能說法,教化無量的衆生。其中這個聲音有雷音、大雷音,有獅子吼音、大獅子吼音,有種種的妙音來演說法,所以你不聽的也要聽,不想要接受這種法,也要接受這種法。所以說「發聾振聵驚癡氓」:把這個愚癡的衆生都驚醒了,求名的也知道求名沒什麽意思了,求利的也知道求利沒什麽價值了,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那麽這樣子一發聾振聵,令他們都覺悟了。所以「一切含識皆覺悟」:含識也就是衆生的一個別名,也就是所有的衆生。所有衆生聽見這種法音,都覺悟了。

「趣向無等菩提場」:趣向這無上正等正覺那種的菩提道場,得到這種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這三不退,得到這個不退轉。這是第一句。

 

(一八九)唎瑟揭拏

【譯】押領一切部衆。

【釋】唎瑟者,尊勝:鐵瑟吒敵,梵智光安住,消災,底瑟姹,翻安住,百字咒,諦瑟劄,翻願金剛薩埵安住於我。施食經,阿瑟吒,翻無比光炬,金剛法部也。揭拏,或葛葛拏,誐誐曩,翻虛空藏,寶部法也。

【頌】智光安住無見頂 金剛寶部衆菩薩

其中上首虛空藏 率領諸神護正法

【解】第二句唎瑟揭拏。這個唎瑟翻譯「智光安住」,所以說「智光安住無見頂」:安住在這無見頂相上。

「金剛寶部衆菩薩」:這是金剛寶部裡邊所有的菩薩。

「其中上首虛空藏」:那麽這個上首菩薩就是虛空藏菩薩。

「率領諸神護正法」:他率領一切的護法善神來護持佛的正法。我們誦持楞嚴咒,若明白它這個道理了,那麽就容易發菩提心,容易生一種信心。那麽我解釋這個楞嚴咒,每一句用四句很淺顯的話來形容它,也就是希望人看了,能對這一句咒文的大意會明白一點。那麽明白這個大意了,再能常常受持讀誦,就會得到這個三昧相應的智慧。

 

(一九○)般剌舍悉多

【譯】押領一切部衆。

【釋】般剌,即般若波羅六度中,智度究竟法也。華嚴:菩薩以般若波羅密爲母。論:即爲菩薩母亦爲諸佛母。以般若波羅是覺菩提。初資糧,名義,嗢鉢羅,此青蓮華。詩,青蓮喻法微,此即蓮華法部。舍悉多,即蘇悉地,瑜伽念誦:蘇度,翻善哉。尊勝:悉帝,悉提秫底,悉陀、悉達並翻成就,成就一切義利也。合上蘇字,謂善圓成,善能圓就一切願心,善能完滿一切事理法益也,此即羯磨成就法部。

【頌】智度究竟諸佛母 蓮華法部微妙玄

善哉成就衆勝業 直抵寶所實施權

【解】這一句楞嚴咒是一百九十句。般剌也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翻譯到中文是智慧到彼岸。用這個智慧你能到彼岸,《華嚴經》上說:「般若波羅蜜是爲一切菩薩之母。」既然說是一切菩薩之母,也就是一切諸佛之母。你能以有智慧,就能到彼岸;能到彼岸,才能了生死、脫輪迴。所以這一句咒文的意思,就是你用這種智慧之度可以到了究竟涅槃的彼岸。所以才說「智度究竟諸佛母」。這種法是諸佛的一個母體。

「蓮華法部微妙玄」:這是屬西方部的蓮華法部。這種法微妙不可思議,玄之又玄,妙中之妙,所以說微妙玄。

「善哉成就衆勝業」:舍悉多又叫蘇悉地。這翻譯叫「善圓成」,善能圓成一切衆生的善業;善能圓成一切衆生的殊勝業;善能圓成一切衆生的願望,達到衆生的目的,得到究竟的涅槃。所以說「善哉成就衆勝業」。一切的勝業都可以成就。

「直抵寶所實施權」:這種法門是一種究竟的法,不是二乘的那個化城——變化的城。這是一個究竟的寶所。到了寶所,一切的寶貝你願意拿多少就拿多少,所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實施權,佛說法都是爲實施權,爲這個實教的菩薩先說這個權教的法,然後再開權顯實,度人到究竟寶所的這種法門。所以你持楞嚴咒,這種的力量和功德是說不能盡,沒有法子可以說得完的。這是第一百九十句。

 

(一九一)薩怛他

【譯】我等天仙今當敬禮如來大佛頂咒。

【釋】薩怛他,翻「諸佛」。

【頌】我等天仙禮佛頂 恭敬供養諸聖賢

脩福增慧懺業障 求生西方極樂鄉

【解】薩怛他,這是第一百九十一句了,這一句是說一切的天仙,都要禮敬如來的大佛頂咒。這一切天仙都要拜楞嚴咒,所以說「我等天仙禮佛頂」:我等就一切天仙說的,都要頂禮如來的大佛頂這個神咒。

「恭敬供養諸聖賢」:我們又要恭敬,又要供養這一切的十方諸佛和賢聖僧;我們也要增加我們的智慧,懺悔我們的業障,所以我們才禮這個大佛頂咒,頂禮這個楞嚴神咒。

「求生西方極樂鄉」:我們也願意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極樂那個鄉村,也就是究竟快樂的那個諸佛常寂光淨土。我們都願意到那去。

今天晚上這兩個首偈頌是這樣的,可是我還是在這閉著眼睛講的。你們是睜著眼睛聽的。我或者講錯了,或者哪個字寫錯了,或者我念錯了,你們要老老實實地告訴我。我不希望我們所講出來的法,其中有錯誤的地方,所以你們各位要是注意的人,一定知道我講得對,或者不對。要不注意的人你在那睡覺呢,那當然也不知道我說什麽。其不會中文的人,不會聽國語的人,那愈聽愈覺得沒意思,愈聽愈著急,什麽時候能講完呢?什麽時候我們才能得到解放呢?所以在那就很著急的。今天晚間這個楞嚴咒大概的意思就是這樣。

 

(一九二)伽都瑟尼釤

【譯】嗡。警覺一切押領一切部衆、善圓成我等天仙、今當敬禮如來大佛頂咒。

【釋】伽都瑟尼釤,翻「無見頂相」,此即佛頂首楞嚴咒,佛部法也。

【頌】無見頂相首楞嚴 中央佛部救倒懸

毗盧遮那遍一切 是故常在你我間

【解】楞嚴咒的第二會,第一百九十二句;這句咒文就叫伽都瑟尼釤,翻譯成中文就叫無見頂相。既然無見爲什麽又有相?各位想一想,無見怎麽還會有相?這個不是無見,而是無不見。沒有見的人說:「我沒見呢!」這不包括你。爲什麽呢?這個無見是沒有五眼的人不見,你要是有五眼的人,就無不見。

五眼是什麽?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這是五眼。這五眼有幾句偈頌說得很好,我不妨今天念給你們各位聽一聽。要念錯了你要隨時告訴我,因爲我也是一個發狂的人,這萬佛城是狂者之居。怎麽說發狂的人呢?人家不敢說的話我要說;人家不敢做的事情我要做。你說這要不是狂,怎麽會這樣子不怕得罪人?不怕人不高興?這樣一來不要緊,就叫出一個瘋道人來。這於果空更狂,狂得離譜,他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自己姓愚(於),是不愚?他都不知道了。你看狂到這個樣子上。

這五眼的偈頌就說:

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

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真空;

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天眼通非礙」,天眼是通的,它沒有障礙,你就有障礙的東西也障礙不住它。它可以從這個牆裡看到牆外邊去,從牆外邊又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去。以前這位文健法師說,他有個中良法師是發狂的,說一看能看一千里,那還是有限度的。一千里算個什麽?人家那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上菴摩羅果,就像看這個菴摩羅。有人說:「我不知道什麽叫菴摩羅果。」。那我告訴你,就像看掌上一個桃子似的,這你明白了?就像看掌上一個蘋果似的,就像看掌上一個orange似的,一個橘子一樣。因爲菴摩羅果是印度的,這不必研究。這不是一個古董,不值得研究。就古董都不值得研究的。你研究它來幹什麽?古董又有什麽用?你拿它吃,吃不下去的。我們衆生所需要的就是吃,除了吃的而外別的有什麽用?你保存它,保存它還要掛著它,還要惦著它,還要想著它,多費腦筋!頭髮爲什麽白的?就是保存古董保的。你們都不知道呢!還拿那個當寶。寶什麽?這才沒有用呢!所以那些古董都應該砸碎了它,讓它變成地水火風,各歸本位。

這又有一個講法,天眼它看什麽都無障礙的,它看,根本就沒有這個牆壁,沒有一個樹木,通的嘛!到處都是虛空,這是一個講法。這個肉眼它什麽有障礙的東西,它看得見。那說是不是我們這兩個肉眼,不是的。另外又有兩個肉眼,不是兩個,另外這個肉眼是一個,天眼也是一個,不是兩個,通通是在一起是五個,所以不像我們這一對一對的眼睛。它那只有單獨的,沒有partner。這是一個肉眼,一個天眼。

「法眼唯觀俗」,法眼是觀法的,觀一切諸法空相的。那舍利子是諸法空相嘛,就是那個空相。法眼觀俗諦的理的。俗諦就是所有一切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一切的法的成就,一切法的表現,它都可以看得出來。

「慧眼了真空」,這個智慧之眼是看究竟諸法實相、徹法底源,是無不明瞭,所以說慧眼了真空,慧眼是觀這個真空的。這俗諦就是個「有」,真諦就是「空」,這叫空有不二,能分別得清清楚楚的。

(小孩名達摩跑上來)哎!你跑來幹什麽?你也來想要出家嗎?慢慢的,慢慢的,不要這麽快,達摩。那個叫菩提,一個菩提,一個達摩。你看菩提達摩(祖師)都跑到達摩鎮來了。我早就給你預備好地方了,等著你。知道嗎?這個兩個名字都是我取的:一個菩提,一個達摩。

「佛眼如千日」,這個佛眼放大光明如千日,好像一千個太陽那麽光明,那麽亮。

「照異體還同」,這個森羅萬象一切的諸法,照的不同,但是它的本體可同了,都same體還同。這叫:一本散爲萬殊,萬殊仍歸一本。一本無量,無量一本,因爲有這個[五眼],才能無所不見。如果不是能見的話,爲何說出這名字來?各位再研究,當然是有見。我這個講法,相信沒有敢說這種狂話,沒有人敢說這個無不見。就這一句,無見無所不見,如果不這樣講的話,那這無見頂相簡直是騙人了。各位想一想,我們研究邏輯學。無見頂相,既是沒有看見,怎麼一個名字來?這豈不是騙人?無見頂相凡夫不能見,然而聖人卻可以看見。因爲聖人可以看見,所以有這個名字:[無見頂相]。我今天晚上講這一句經,已經夠了。不需要多講,多講都是陪襯。你記得這個意思,就懂得《楞嚴經》了。

[無見頂相首楞嚴],首就是第一件事情,楞嚴就是定,定了還有什麼話說?

[中央佛部救倒懸],中央是毗盧遮那佛,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報身是盧舍那佛,化身就是千百億釋迦牟尼佛。中央佛部要來拯救衆生的倒懸。救倒懸又要盂蘭盆,盂蘭盆是梵語,怎麼樣叫倒懸?一個人腳朝上,頭朝下吊起來,所吃的東西都要吐出來,你看這辛苦不辛苦?本來吃了東西要大小便,現在不自在了。這叫倒行逆施。

[毗盧遮那遍一切],毗盧遮那佛遍一切處,無在無不在,沒有一個地方他不在,因爲他遍一切處。

[是故常在你我間],你我他都在毗盧遮那佛法身所照遍之中。可是我們卻沒有看見毗盧遮那佛。爲什麼呢?因爲我們沒有無見頂相。我們現在是凡夫,沒有見到佛的法身,這是很苦惱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澄德 的頭像
    澄德

    福善書院

    澄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